腸保健康 遠離重金屬威脅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5/12

近年重金屬食安新聞頻傳,從寶寶米餅、蔬果到飲用水,皆曾被檢出微量重金屬,引發消費者對「看不見的日常風險」高度關注。根據民間檢測資料與官方抽驗紀錄顯示,部分嬰幼兒食品中仍可能殘留微量鉛、鎘、砷等重金屬,儘管符合法定限量,但長期累積仍引發準媽媽群體的焦慮。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副主任王涵博士表示,腸道其實就是體內第一道防線。當無法百分百掌握食物來源時,建立穩定的腸道環境與營養條件,是一種實際可行的自我照顧策略。

在一般情況下,人體可以透過代謝機制排除一部分重金屬。然而,懷孕期間,母體的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會發生變化,使得某些重金屬的累積風險提高。

此外,重金屬可以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可能造成先天缺陷、神經發育問題或低出生體重等後果。

飲食是重金屬暴露的主要來源之一,特別是某些魚類、穀物與受污染的水源。魚類富含DHA與Omega-3,對胎兒腦部發育有益,但某些深海魚的汞含量極高,可能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建議避免高汞魚類,像是旗魚、鯊魚、鮪魚、鯰魚等;安全魚類(低汞)則有:鮭魚、鯖魚(限低汞種類,如大西洋鯖魚)、鱈魚、鯡魚。

砷(Arsenic)廣泛存在於地下水與某些糧食作物,特別是稻米,因為水稻種植過程會吸收較多砷。降低砷攝取的方法:選擇低砷米種(如泰國香米、巴斯馬提米),用大量清水沖洗米,並用過濾水烹煮(可降低砷含量達三十至六十%),避免飲用未經處理的井水,使用逆滲透濾水系統以去除砷。

鉛(Lead)常見於老舊建築的水管與油漆,特別是1970年代以前的住宅。當水流過老化的鉛管時,鉛會溶解於水中,進而被飲用。防止鉛中毒的方法:若家中水管較舊,請測試飲用水是否含鉛,並使用過濾器;以及避免接觸剝落的老舊油漆,尤其是小孩經常接觸的地方。

鎘(Cadmium)主要來自菸草煙霧、塑膠製品、某些染料與工業製品。研究顯示,孕婦若接觸鎘,胎盤的營養交換可能受到影響,導致胎兒發育遲緩。降低鎘暴露的方法:避免吸二手菸,因為菸草含有高濃度鎘;選擇無鎘含量的塑膠與金屬製品(如某些廉價飾品)。

雖然人體本身具有代謝與排毒機制,但當重金屬長期累積時,身體的排毒功能可能無法完全應對。除了透過飲食與環境控制來減少重金屬攝取,研究發現,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可以幫助降低體內重金屬的吸收與累積,甚至促進腸道將重金屬排出體外。

益生菌不僅能幫助維持腸道健康,還能與重金屬結合,降低其吸收率,促進排毒作用。搭配高纖維飲食、特定維生素與礦物質補充,可以進一步加強身體的重金屬排毒能力。建議,選擇含有特定乳酸菌的益生菌補充品;搭配富含纖維的飲食,促進腸道健康;補充鐵、鈣、鋅與硫化合物,提高身體的抗重金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