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化照護計畫 雲基團隊助病患走出呼吸器陰霾
【記者劉春生、劉曜銘/雲林報導】 2025/05/02

▲雲基照護團隊助病患,走出呼吸器的陰霾,重拾生活希望。(記者劉春生攝)
「能夠走路,對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六十九歲西螺廖爺爺,罹患重症肺炎後長期仰賴呼吸器,歷經半年多在北部醫院接受氣切與治療,病情一度陷入瓶頸。返鄉轉入雲林基督教醫院後,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李志政帶領專業照護團隊積極訓練下,終於在助行器協助下順利下床行走,脫離呼吸器邁出關鍵一步,令家屬與醫療團隊都十分振奮。院方特別舉辦感恩重生記者會,為廖爺爺慶生歡慶。

廖爺爺去年因感冒併發重症肺炎(ARDS)入住北部醫學中心加護病房,並接受氣管插管治療。雖病況穩定後轉入亞急性呼吸照護單位持續訓練,但在無法順利脫離呼吸器、且病房政策限制無法進行積極的下床復健訓練,復原進展緩慢。面對長期臥床與重複住院的壓力,廖爺爺與家屬決定回到熟悉的家鄉,轉入雲基尋求後續照護。

自今年三月底入院以來,胸腔內科主任李志政醫師與呼吸治療、護理、營養及復健等跨領域團隊共同為病人制定個別化照護計畫。從調整呼吸訓練模式、穩定血氧需求、肺功能與肌力進行密集訓練,同步進行營養補充與日常復健,協助強化行動能力。歷經三週努力,廖爺爺已能耐受每日長達十二小時脫離呼吸器,並在物理治療師與助行器協助下,終於擺脫長時間臥床的限制,順利下床行走,病人與家屬皆感動不已。

廖爺爺感性地說「謝謝雲基,我現在真的覺得走一步都是希望。」這一小步,對他來說是人生的重大突破;對團隊而言,更是用專業與關懷共同打造的康復奇蹟。雲基李志政醫師指出,脫離呼吸器並非單一治療所能完成,需同時滿足肺功能、自咳能力、營養狀況及肌力條件。「目前廖爺爺復原良好,已順利脫離呼吸器且能夠下床行走,成功脫離呼吸器,入住雲林基督教醫院護理之家。」

雲基呼吸照護病房長期推動整合性照護模式,透過團隊間密切合作與家屬支持,可大幅提升病人恢復動能與照護品質。「我們的任務不是替病人做選擇,而是陪著他一起走向自主呼吸、自主生活的未來。」

長期依賴呼吸器若未及時脫離,恐增加肺部感染與肌肉萎縮風險。李醫師提醒,家屬應積極與醫療團隊溝通,了解脫機條件與訓練機會,選擇有專業呼吸照護經驗的醫療機構,為病人爭取更完整的康復支持。

雲林基督教醫院鄭院長表示,廖爺爺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現了跨團隊合作的力量。他勉勵院內各專業團隊持續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精神,緊密合作,發揮各自的專業,共同為更多呼吸照護的病人帶來希望,讓他們也能夠像廖爺爺一樣,重新找回自主呼吸與行動的能力。雲林基督教醫院持續秉持「病人為中心」的照護精神,以整合式團隊照護,幫助更多病人走出呼吸依賴、邁向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