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心血管疾病首 重膽固醇控制
門診時候常會遇到病患提出疑問,「醫師,為什麼膽固醇數值正常,但仍建議服用降膽固醇藥物?」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李浩維表示,這是因為預防心血管疾病,膽固醇控制扮演著舉足輕重角色,只把血清膽固醇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這樣做法還是不夠。
李醫師指出,血脂主要由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所組成,其中,膽固醇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液中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加速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導致動脈硬化最終形成心血管疾病。大型臨床研究顯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望有效延緩血管動脈硬化的惡化和改善,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醫師追蹤心血管疾病重要指標。
李浩維醫師進一步指出,雖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是小於130mg/dL,但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發表高血脂治療指引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目標應依據每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同以致因人而異。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抽菸、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齡(男性大於四十五歲;女性大於五十五歲)和過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低於40mg/dl;女性低於50mg/dl)。
因此,不要因為血脂抽血數值正常就掉以輕心。首先,血脂正常不代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也正常。再者,即便低密度脂膽固醇數值在正常範圍,也不一定達到治療的建議標準,還是需要透過醫師做綜合評估並且給予建議。
李醫師指出,血脂主要由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所組成,其中,膽固醇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液中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加速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導致動脈硬化最終形成心血管疾病。大型臨床研究顯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望有效延緩血管動脈硬化的惡化和改善,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醫師追蹤心血管疾病重要指標。
李浩維醫師進一步指出,雖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是小於130mg/dL,但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發表高血脂治療指引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目標應依據每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同以致因人而異。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抽菸、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齡(男性大於四十五歲;女性大於五十五歲)和過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低於40mg/dl;女性低於50mg/dl)。
因此,不要因為血脂抽血數值正常就掉以輕心。首先,血脂正常不代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也正常。再者,即便低密度脂膽固醇數值在正常範圍,也不一定達到治療的建議標準,還是需要透過醫師做綜合評估並且給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