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傷口 照護不易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4/10/25

▲慢性傷口照護不易,新營醫院中醫科陳建閔醫師說明中西醫合療可提升傷口痊癒機率、縮短治療時間與縮小傷口範圍。 (記者李嘉祥攝)
傷口處理是醫家重視問題,歷代累積許多治療經驗。慢性傷口照護因較為困難及耗費成本較高,近代有中西醫合療成功實例及照護流程可供民眾參考及選擇,尤其是長期臥床褥瘡傷口,配合正確的照護,大多數病人皆能獲得滿意改善。

新營醫院中醫科陳建閔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超過一個月以上的傷口都叫慢性傷口,大多數慢性傷口常停滯於發炎或增生期,缺血缺氧是傷口癒合不良的常見原因,常見於長期臥床的褥瘡及末梢循環不佳的糖尿病足,如能為組織提供足夠的血液和氧氣,能幫助機體恢復自我修復的能力。

陳建閔醫師說,中醫在治療上利用內服藥物補氣補血,或針灸、拔罐、放血療法促進局部血流灌注,以利慢性傷口修復;對於難以收口的瘡口,火針可溫通經絡、行氣活血,有收肌斂瘡的功效。中藥外用亦可促進傷口癒合,如火段石膏外用有生肌斂瘡、收濕止癢和止血功效,常用的青珠膏可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性反應。

對於長期臥床有褥瘡病人,陳建閔醫師說,傷口外敷可根據褥瘡分期,第一期可使用紫雲膏或青珠膏;第二期採紫雲膏或金創膏;第三、四期則使用金創膏。紫雲膏能有效增加表皮新生及傷口癒合速度,並具消炎、潤膚、止癢、生肌效果,可應用於蚊蟲咬傷、火、燙、刀傷、青春痘、痔瘡、褥瘡、手腳皸裂、潰瘍等傷口治療,金瘡膏具潤膚、促進傷口癒合及止痛等功效。褥瘡第一、二期經中西醫合療後可大幅提升傷口痊癒機率、縮短治療時間與縮小傷口範圍。

陳建閔醫師強調,對於難以癒合的傷口照護,需先由西醫的皮膚科或外科進行細菌培養與清瘡手術,再由中醫師依情況施以內服藥、針灸、放血、拔罐等治療手法,最後每天以「沖、擦、敷、看」四步驟對傷口進行治療,也建議剛開始傷口消毒時,使用優碘或雙氧水會對組織傷害較大,反而讓傷口癒合速度變慢,建議使用七十%酒精擦拭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