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症是最常聽到基因密碼出錯異常病癥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24/06/13

人體細胞核共有二十三對染色體,每一對二條染色體分別來自父母,又分體染色體(第一至二十二對)及性染色體(X或Y)。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吳子綺表示,染色體是由DNA纏繞構成,DNA則由兩股螺旋長鏈構成,基因則是DNA的片段,人體約有三萬個遺傳基因在染色體,從胎兒成長發育,再到新陳代謝、思想性格等,其實都受到不同基因控制,當這些基因密碼出錯時,便可能造成功能異常。

吳醫師指出,從染色體構成方式得知,可能出現錯誤地方則有染色體數量與結構。民眾最常聽到染色體數量異常就是「唐氏症」,唐氏症是第二十一對染色體多了一條,另外常見數量異常還有愛德華氏症、巴陶氏症、透納氏症及克林菲特氏症等。

吳子綺指出,結構異常則是染色體某段區塊發生位移、缺失、重複,當異常部分太小時,舉例來說,比如單一基因、單一鹼基對異常,傳統染色體分析可能就無法檢測出來。結構異常像是狄喬氏症,狄喬氏症就是第二十二號染色體部分基因缺失,以及貓哭症,貓哭症就是第五號染色體部分基因缺失。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致病染色體或基因異常,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呢?吳醫師說明。其實答案就是,可能是源自於遺傳,也可能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產生變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