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風錯過治療黃金期 恐永久聽損

▲北榮耳科主任廖文輝(左)建議,耳中風必須把握治療黃金期。(圖:北榮提供)
民眾是否有過這樣經驗,清晨醒來,接電話時突然一側耳朵聽不到,還伴隨悶塞感或耳鳴聲?許多人以為只是耳屎堵塞、感冒未癒或睡姿不良,卻忽略了可能是危險的「突發性耳聾」,又稱「耳中風」。台北榮總二十一日表示,這是一種必須搶時間治療的急症,錯過治療黃金期可能引起永久聽力損失。
突發性耳聾好發於四十至六十歲,最近幾年有年輕化趨勢,常見於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者。臨床定義,三天內連續三個頻率聽力喪失超過三十分貝,通常為單側發作,約九成為單耳失聰,少數為雙側,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
但這不只是耳背而是「耳中風」!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醫師廖文輝表示,突發性耳聾經常伴隨耳鳴、耳脹、暈眩及失真感,成因至今尚未明確,但多與病毒感染、血液循環障礙、免疫異常、生活壓力及季節交替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突發性耳聾未來五年內罹患腦中風機率高於一般人,醫學研究指出,突發性耳聾發生率每年十萬人口約有五至二十七人受到影響。
廖文輝指出,根據臨床統計資料,突發性耳聾若在症狀出現後七十二小時內接受治療,有高達七成患者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復聽力,自然恢復機率則介於三成二至六成五之間。然而,一旦治療延誤超過十四天,治療效果將會顯著降低。因此,當出現單側耳朵突發性聽力下降、耳鳴、耳內悶塞感、聲音失真,甚至伴隨頭暈與頭痛等症狀時,建議民眾立即就醫比較好。
廖文輝醫師指分享個案,四十七歲周小姐右耳突然聽不清楚,就像搭飛機時耳朵悶住一樣,當晚前往熟悉的耳鼻喉科就診,醫師診斷耳壓過大,只需服藥即可,然而次日右耳問題更嚴重,耳朵內雜音幾乎讓她抓狂,診所醫師建議盡快前往大醫院急診;經由噴氣球檢查之後,醫師認定是耳中風,建議再吃藥三十天再觀察結果。周小姐了解治療耳中風就是搶時間,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將可能終生與耳鳴共存,甚至需仰賴精神科藥物維持生活,整個人生將會因此改變,當時周小姐陷入極度恐慌,後來聽同事提起某網紅罹患突發性耳聾,經北榮主任廖文輝治療後聽力康復,隨即轉至北榮就診。
周小姐接受詳細檢查,確診耳中風需要住院治療。廖文輝指出,經過細心治療耐心鼓勵後患者聽力改善,且右耳聽力竟比發病前左耳更好,成為少見的特殊案例。
突發性耳聾好發於四十至六十歲,最近幾年有年輕化趨勢,常見於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者。臨床定義,三天內連續三個頻率聽力喪失超過三十分貝,通常為單側發作,約九成為單耳失聰,少數為雙側,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相關。
但這不只是耳背而是「耳中風」!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醫師廖文輝表示,突發性耳聾經常伴隨耳鳴、耳脹、暈眩及失真感,成因至今尚未明確,但多與病毒感染、血液循環障礙、免疫異常、生活壓力及季節交替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突發性耳聾未來五年內罹患腦中風機率高於一般人,醫學研究指出,突發性耳聾發生率每年十萬人口約有五至二十七人受到影響。
廖文輝指出,根據臨床統計資料,突發性耳聾若在症狀出現後七十二小時內接受治療,有高達七成患者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復聽力,自然恢復機率則介於三成二至六成五之間。然而,一旦治療延誤超過十四天,治療效果將會顯著降低。因此,當出現單側耳朵突發性聽力下降、耳鳴、耳內悶塞感、聲音失真,甚至伴隨頭暈與頭痛等症狀時,建議民眾立即就醫比較好。
廖文輝醫師指分享個案,四十七歲周小姐右耳突然聽不清楚,就像搭飛機時耳朵悶住一樣,當晚前往熟悉的耳鼻喉科就診,醫師診斷耳壓過大,只需服藥即可,然而次日右耳問題更嚴重,耳朵內雜音幾乎讓她抓狂,診所醫師建議盡快前往大醫院急診;經由噴氣球檢查之後,醫師認定是耳中風,建議再吃藥三十天再觀察結果。周小姐了解治療耳中風就是搶時間,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將可能終生與耳鳴共存,甚至需仰賴精神科藥物維持生活,整個人生將會因此改變,當時周小姐陷入極度恐慌,後來聽同事提起某網紅罹患突發性耳聾,經北榮主任廖文輝治療後聽力康復,隨即轉至北榮就診。
周小姐接受詳細檢查,確診耳中風需要住院治療。廖文輝指出,經過細心治療耐心鼓勵後患者聽力改善,且右耳聽力竟比發病前左耳更好,成為少見的特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