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照顧者 身心亮紅燈
當家庭與工作的責任交織,心理健康往往成為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及生育年齡推遲,越來越多上班族在工作之餘,同時肩負照顧年邁父母或長輩,以及撫養未成年子女的雙重責任。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不僅是對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提醒自己關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時刻。根據今年一月發表於《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顯示,身兼照顧年長家庭成員者和家長角色的「夾心照顧者」,其身心健康狀況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
該研究由倫敦大學學者分析《英國家庭縱向研究》,二○○九年至二○二○年間約二千名夾心照顧者與二千名非夾心照顧者的資料。受試者平均年齡三十六‧八歲。透過問卷調查,追蹤兩組對象為期九年的健康狀況,特別是成為夾心照顧者之前、期間及之後的變化。研究者分析了受試者在過渡為夾心照顧角色期間的健康變化,檢驗這些變化在夾心照顧者和非夾心照顧者之間的差異,也探討照顧時數與性別兩項因素對健康變化的影響。研究發現,與非夾心照顧者相比,夾心照顧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下降,特別是那些每週花超過二十小時於照顧工作上的人,在此轉變過程中健康出現惡化的情況。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說明,上述研究精確地描繪了「三明治照顧者」身體及心理健康面臨的惡化趨勢,尤其在每週超過二十小時的照顧情境下更為明顯。這提醒我們,照顧工作不僅是體力勞動,更是為照顧者帶來心理上的重大負荷。邱弘毅提醒,面對台灣家庭結構轉變與高齡化加劇,民眾普遍生育年齡延後,成為三明治族的比例可能增加,我們應開始正視這個世代產生的健康風險,並思考如何在制度與社會層面,例如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等,為他們提供更有持續性的支持,避免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每況愈下。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此研究對「夾心照顧者」是很好的提醒,可透過六個方法預防心理健康在工作與照顧的循環中惡化,一、認清事實:隨著時間孩子會長大、父母會越來越需要被照顧,這是人的發展過程,認清現況是找到心理平衡的關鍵。二、相信自己:已盡力在照顧孩子與父母親中做最好的安排,不需感到歉疚,當父母親還健朗時,不妨請他們幫忙照顧幼兒。三、維持規律:安排陪伴孩子與照顧父母的時間,建立彼此互動與生活的節奏感,提升效能。四、支持系統:除了應用政府相關資源,和朋友、兄弟姐妹、鄰居等,平常即有良好互動,當需幫忙已有一定的默契,他們也是自己安心的後盾。五、覺察警訊:當處於焦慮,不再從照顧中獲得幸福感,甚至影響睡眠、不斷感冒、常忘東忘西,工作頻頻失誤…都是不勝負荷的警訊。六、放鬆時間:每天不忘利用一杯茶或咖啡的時間放鬆,每周安排固定運動的時間,有助於自我照顧。
葉雅馨提醒雇主,幫助員工做好工作同時也顧好家庭,是經營幸福企業的基本功,企業主可站在支援的角色,協助「夾心照顧者」員工調適紓解壓力,有助提升工作效能。在工作上給予寬容,特別在工作量的調整、提供彈性上下班、必要時休假,不帶著斥責或另眼評斷,避免員工因請假產生另一種壓力。
該研究由倫敦大學學者分析《英國家庭縱向研究》,二○○九年至二○二○年間約二千名夾心照顧者與二千名非夾心照顧者的資料。受試者平均年齡三十六‧八歲。透過問卷調查,追蹤兩組對象為期九年的健康狀況,特別是成為夾心照顧者之前、期間及之後的變化。研究者分析了受試者在過渡為夾心照顧角色期間的健康變化,檢驗這些變化在夾心照顧者和非夾心照顧者之間的差異,也探討照顧時數與性別兩項因素對健康變化的影響。研究發現,與非夾心照顧者相比,夾心照顧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下降,特別是那些每週花超過二十小時於照顧工作上的人,在此轉變過程中健康出現惡化的情況。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說明,上述研究精確地描繪了「三明治照顧者」身體及心理健康面臨的惡化趨勢,尤其在每週超過二十小時的照顧情境下更為明顯。這提醒我們,照顧工作不僅是體力勞動,更是為照顧者帶來心理上的重大負荷。邱弘毅提醒,面對台灣家庭結構轉變與高齡化加劇,民眾普遍生育年齡延後,成為三明治族的比例可能增加,我們應開始正視這個世代產生的健康風險,並思考如何在制度與社會層面,例如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等,為他們提供更有持續性的支持,避免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每況愈下。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此研究對「夾心照顧者」是很好的提醒,可透過六個方法預防心理健康在工作與照顧的循環中惡化,一、認清事實:隨著時間孩子會長大、父母會越來越需要被照顧,這是人的發展過程,認清現況是找到心理平衡的關鍵。二、相信自己:已盡力在照顧孩子與父母親中做最好的安排,不需感到歉疚,當父母親還健朗時,不妨請他們幫忙照顧幼兒。三、維持規律:安排陪伴孩子與照顧父母的時間,建立彼此互動與生活的節奏感,提升效能。四、支持系統:除了應用政府相關資源,和朋友、兄弟姐妹、鄰居等,平常即有良好互動,當需幫忙已有一定的默契,他們也是自己安心的後盾。五、覺察警訊:當處於焦慮,不再從照顧中獲得幸福感,甚至影響睡眠、不斷感冒、常忘東忘西,工作頻頻失誤…都是不勝負荷的警訊。六、放鬆時間:每天不忘利用一杯茶或咖啡的時間放鬆,每周安排固定運動的時間,有助於自我照顧。
葉雅馨提醒雇主,幫助員工做好工作同時也顧好家庭,是經營幸福企業的基本功,企業主可站在支援的角色,協助「夾心照顧者」員工調適紓解壓力,有助提升工作效能。在工作上給予寬容,特別在工作量的調整、提供彈性上下班、必要時休假,不帶著斥責或另眼評斷,避免員工因請假產生另一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