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血能揪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群 早期診斷準確率93%
依照數據推估,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當中,每十二人就有一人可能失智,由此可見失智症越來越普遍化!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十六日表示,失智症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阿茲海默症,佔總數約六至七成左右。此外,台韓研究團隊發現,抽血就能揪出阿茲海默症!
傅中玲指出,患者腦部常有類澱粉沉澱,這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醫學研究,若是清掉類澱粉能否治癒疾病,目前發現清除後沒有治癒,但可以減緩疾病進程。阿茲海默症會影響記憶力及思考能力,隨年齡增加風險跟著升高,目前已有藥物能延緩早期阿茲海默症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迎來重大突破!台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而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三,大幅降低患者接受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需求。這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
台灣與韓國研究團隊合作,分析二百七十位亞洲受試者,研究團隊發現,血液中磷酸化tau蛋白(p-tau)與大腦中類澱粉蛋白沉積具有高度相關性,尤其血漿p-tau217預測早期阿茲海默症準確度,更勝於以往使用的p-tau181。研究人員成功將受試者分為低、中、高風險三組,高風險組陽性預測值達到百分之九十三,意味檢測有效辨識真正罹患阿茲海默症患者。
研究結果,血液中p-tau217濃度越高,越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相關,高風險者當中約有百分之八十六真的有病,低風險者當中約有百分之九十七沒問題,而且單用p-tau217即可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預測能力。醫師認為,抽血檢查倘若取代正子斷層掃描,這項研究還需一段時間,若是能夠納入健保可望普及化。
傅中玲指出,患者腦部常有類澱粉沉澱,這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醫學研究,若是清掉類澱粉能否治癒疾病,目前發現清除後沒有治癒,但可以減緩疾病進程。阿茲海默症會影響記憶力及思考能力,隨年齡增加風險跟著升高,目前已有藥物能延緩早期阿茲海默症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迎來重大突破!台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而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三,大幅降低患者接受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需求。這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
台灣與韓國研究團隊合作,分析二百七十位亞洲受試者,研究團隊發現,血液中磷酸化tau蛋白(p-tau)與大腦中類澱粉蛋白沉積具有高度相關性,尤其血漿p-tau217預測早期阿茲海默症準確度,更勝於以往使用的p-tau181。研究人員成功將受試者分為低、中、高風險三組,高風險組陽性預測值達到百分之九十三,意味檢測有效辨識真正罹患阿茲海默症患者。
研究結果,血液中p-tau217濃度越高,越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相關,高風險者當中約有百分之八十六真的有病,低風險者當中約有百分之九十七沒問題,而且單用p-tau217即可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預測能力。醫師認為,抽血檢查倘若取代正子斷層掃描,這項研究還需一段時間,若是能夠納入健保可望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