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荣超微创内视镜融合手术 成功救脊椎

▲台中荣总神经外科医师李政颖示范并说明超微创内视镜脊椎融合手术。(图∶台中荣总提供)
43岁张姓跆拳道女教练,去年左大腿後侧不适,以为是肌肉拉伤,尝试伸展放松都没改善,直到人行道都跨不上,惊觉有异就医确诊第二度腰椎滑脱、椎弓断裂,多达4-5家医院均表示治疗後恐与跆拳绝缘无法再回运动场,让她很崩溃,「我还打算要运动到老!」担忧再拖延可能不良於行,求助台中荣总神经外科李政颖医师,进行超微创内视镜脊椎融合手术成功,术後3个月即重返运动场。
李政颖指出,「超微创内视镜脊椎融合手术」仅需4个1公分小伤口,透过内视镜穿过肌肉束直达脊椎,以超高解析度镜头精准置入4枚骨钉和1个腰椎融合器并矫正滑脱。这种技术能大幅降低对身体不必要的损伤,与传统手术相比,对肌肉韧带和骨骼的破坏能减少90%,大幅维持腰椎稳定度并缩短复原时间。
李政颖解释,腰椎滑脱是指脊椎相对於下方脊椎出现向前或向後滑动的状况,常见原因包括先天发育异常、老年退化、创伤、长期重体力劳动及骨质疏松等。典型症状为下背痛、腰背僵硬及活动受限,严重时可伴随下肢疼痛、麻木或刺痛感,甚至间歇性跛行。张教练的滑脱原因可能是先天椎弓解离症或跆拳道运动伤害导致椎弓骨折,已达第二级滑脱程度,影响其正常生活与运动能力。
传统单节脊椎融合手术为了在术中看清楚安全区域,伤口长达8-10公分,大面积损伤肌肉、筋膜及骨头结构,术後活动能力受影响风险高,对需要高强度肌耐力的运动员来说,将威胁其运动生命;对一般患者也可能导致「不方便动就不动」的恶性循环。台中荣总内视镜脊椎手术行之有年,平均每年约100例,患者年龄从20几岁年轻人的椎间盘突出到80几岁的腰椎减压手术都有。此次将内视镜应用於脊椎融合手术是全球内视镜技术的最新应用趋势。
李政颖提醒,超微创内视镜脊椎融合手术不适用於需大幅度脊椎矫正的病人(因骨头结构需要大幅度移除)或曾有脊椎手术(因疤痕组织会影响内视镜操作)的患者,术中使用的骨钉及耗材目前健保没有给付,此外,术後2个月内都需穿著背架并避免弯腰负重,患者也需留意脊椎融合手术都可能发生的邻近节症候群风险。
李政颖强调,腰椎问题不仅限於中老年人,对常年投入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更需重视,且近年运动风气盛行,超微创内视镜脊椎融合手术的出现,使患者在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同时,能迅速摆脱疼痛束缚,回归热爱的运动。
李政颖指出,「超微创内视镜脊椎融合手术」仅需4个1公分小伤口,透过内视镜穿过肌肉束直达脊椎,以超高解析度镜头精准置入4枚骨钉和1个腰椎融合器并矫正滑脱。这种技术能大幅降低对身体不必要的损伤,与传统手术相比,对肌肉韧带和骨骼的破坏能减少90%,大幅维持腰椎稳定度并缩短复原时间。
李政颖解释,腰椎滑脱是指脊椎相对於下方脊椎出现向前或向後滑动的状况,常见原因包括先天发育异常、老年退化、创伤、长期重体力劳动及骨质疏松等。典型症状为下背痛、腰背僵硬及活动受限,严重时可伴随下肢疼痛、麻木或刺痛感,甚至间歇性跛行。张教练的滑脱原因可能是先天椎弓解离症或跆拳道运动伤害导致椎弓骨折,已达第二级滑脱程度,影响其正常生活与运动能力。
传统单节脊椎融合手术为了在术中看清楚安全区域,伤口长达8-10公分,大面积损伤肌肉、筋膜及骨头结构,术後活动能力受影响风险高,对需要高强度肌耐力的运动员来说,将威胁其运动生命;对一般患者也可能导致「不方便动就不动」的恶性循环。台中荣总内视镜脊椎手术行之有年,平均每年约100例,患者年龄从20几岁年轻人的椎间盘突出到80几岁的腰椎减压手术都有。此次将内视镜应用於脊椎融合手术是全球内视镜技术的最新应用趋势。
李政颖提醒,超微创内视镜脊椎融合手术不适用於需大幅度脊椎矫正的病人(因骨头结构需要大幅度移除)或曾有脊椎手术(因疤痕组织会影响内视镜操作)的患者,术中使用的骨钉及耗材目前健保没有给付,此外,术後2个月内都需穿著背架并避免弯腰负重,患者也需留意脊椎融合手术都可能发生的邻近节症候群风险。
李政颖强调,腰椎问题不仅限於中老年人,对常年投入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更需重视,且近年运动风气盛行,超微创内视镜脊椎融合手术的出现,使患者在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同时,能迅速摆脱疼痛束缚,回归热爱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