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胖也会得脂肪肝? 医师说真相

▲经腹部超音波检查,发现他有轻度脂肪肝,医师再进一步抽血追踪,确认他的三酸甘油酯指数明显超标。(记者方一成翻摄)
「我看起来不胖,为什麽会得脂肪肝」?一位四十五岁的业务主管,外型匀称、体重正常,日常也不暴饮暴食,因公司健检发现肝功能指数偏高而到彰化秀传医院就诊。经腹部超音波检查,发现他有轻度脂肪肝,再进一步抽血追踪,确认他的三酸甘油酯指数明显超标。
彰化秀传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谢伟耀昨(九)日表示,许多人对脂肪肝仍有刻板印象,认为只有体重过重、肚子明显凸出的人才会有。其实,内脏脂肪过高与脂肪肝息息相关,即使外表看起来瘦,也可能早已是「肝脏超载」的高风险族群。想知道自己的内脏脂肪是否超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量腹围。根据国际建议标准∶女性腹围超过八十公分、男性腹围超过九十公分,就有「中心型肥胖」的可能。谢医师指出,这种脂肪集中在腹部的肥胖类型,不只是外观问题,更可能与代谢症候群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都与脂肪肝风险相关。
谢伟耀医师表示,「瘦子型脂肪肝」在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研究,约有四分之一的脂肪肝患者,其实是体型正常甚至偏瘦的人。这些人往往是因为基因或体质使得三酸甘油酯代谢能力较差,导致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中,即使体重正常,也无法避免脂肪肝的发生。谢伟耀医师表示,由於脂肪肝初期几乎没有症状,许多人直到出现异常疲倦、肝功能数据飙升才察觉。建议民众可透过腹部超音波和血液检查了解自身风险。
如果检查出脂肪肝属於轻度,且无明显并发症,通常只需透过生活习惯调整即可改善,包括∶增加有氧运动、减少高油高糖饮食、控制体重与腰围、保持规律作息。若合并出现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则需评估是否需服用降血脂药物,降低血中脂肪浓度,避免脂肪再度累积於肝脏。若长期放任脂肪肝不管,最终可能会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风险。
很多人以为「瘦」就与脂肪肝绝缘,这是错误的观念。内脏脂肪是隐形杀手,不论体型,只要腹围偏高、三酸甘油酯异常、有代谢性疾病家族史或肝指数异常,都应该提高警觉、定期追踪。
彰化秀传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谢伟耀昨(九)日表示,许多人对脂肪肝仍有刻板印象,认为只有体重过重、肚子明显凸出的人才会有。其实,内脏脂肪过高与脂肪肝息息相关,即使外表看起来瘦,也可能早已是「肝脏超载」的高风险族群。想知道自己的内脏脂肪是否超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量腹围。根据国际建议标准∶女性腹围超过八十公分、男性腹围超过九十公分,就有「中心型肥胖」的可能。谢医师指出,这种脂肪集中在腹部的肥胖类型,不只是外观问题,更可能与代谢症候群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都与脂肪肝风险相关。
谢伟耀医师表示,「瘦子型脂肪肝」在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研究,约有四分之一的脂肪肝患者,其实是体型正常甚至偏瘦的人。这些人往往是因为基因或体质使得三酸甘油酯代谢能力较差,导致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中,即使体重正常,也无法避免脂肪肝的发生。谢伟耀医师表示,由於脂肪肝初期几乎没有症状,许多人直到出现异常疲倦、肝功能数据飙升才察觉。建议民众可透过腹部超音波和血液检查了解自身风险。
如果检查出脂肪肝属於轻度,且无明显并发症,通常只需透过生活习惯调整即可改善,包括∶增加有氧运动、减少高油高糖饮食、控制体重与腰围、保持规律作息。若合并出现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则需评估是否需服用降血脂药物,降低血中脂肪浓度,避免脂肪再度累积於肝脏。若长期放任脂肪肝不管,最终可能会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风险。
很多人以为「瘦」就与脂肪肝绝缘,这是错误的观念。内脏脂肪是隐形杀手,不论体型,只要腹围偏高、三酸甘油酯异常、有代谢性疾病家族史或肝指数异常,都应该提高警觉、定期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