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肌肉流失 恐肌少症
【记者李叔霖/台北报导】 2025/04/03

执业中医师周大翔表示,人体肌肉随著年龄增长而减少,随著年纪愈来愈大,肌肉流失愈来愈多,七十岁以後肌肉量每十年流失百分之十五,但流失程度与速度往往因人而异,也有可能是慢性病所引起。此外,老人肌肉流失可能出现肌少症,肌少症也会造成腰 背痛。

周医师指出,随著年龄愈来愈大,身体组成结构也会有所改变,即使体重维持不变,由於代谢能力会随著老化逐渐下降,脂肪比率也会因而增加,倘若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在肌肉组织或是腹部脏器,就会造成肌肉组织流失,而且肌肉的质量与功能也会跟著下降,最後就会演变成肌少症。

简单来说,当肌肉流失的量大於合成的量,伴随而来的便是肌肉质量的减少及肌肉力量的下降。

周大翔医师进一步指出,民众可能不知道,为什麽肌肉随著年龄减少?在成长期即使什麽都不做,肌肉也会持续增长,到了二十多岁到达颠峰。一旦过了四十岁,肌肉就会开始慢慢减少,超过六十岁的话,减少幅度更大。其中原因是上了年纪,肌肉合成反应会降低的缘故。

若没有随著年纪增长摄取更多蛋白质,将无法维持肌肉合成平衡。女性的话,由於四十至五十多岁时,抑制肌肉分解荷尔蒙分泌量减少,因此,这阶段妇女肌肉更容易减少。

周大翔医师强调,当肌肉无力时,人体荷重感受器和体位觉机能都会改变,加上脊椎结构变化,身体重量分布不平均,使躯干两侧荷重不平均,年轻人的体位觉正常,所以能够修正回来;但老年人的体位觉变差,无法及时改善姿势,结果会加重身体重量的不平均分布,使身体偏向一侧,加重该侧的肌肉疲劳,继续发展之下,会逐渐出现腰 背痛,甚至导致发生脊椎侧弯。

许多老年人脊椎出现日渐严重脊椎侧弯,导致两侧肌肉受力不平均,使肌肉无力程度加重,且对脊椎神经造成牵扯,结果引起疼痛等症状,反过来会抑制肌肉活动力,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