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旅游 小心恙虫病
【记者蔡清钦/台南报导】 2025/04/03

一名20岁男性登山旅游後出现发烧、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右腋下有焦痂伤口且身体出现红疹,血液检验显示白血球数低下合并肝功能异常。检测後排除流感与登革热,怀疑为非典型感染症,经特殊抗生素治疗後,数日内症状改善,最终确诊为恙虫病。

另1名62岁男性有三高病史且控制不佳,退休後於台南市南区务农,习惯打赤脚工作。因不明原因高烧两周,合并双下肢疼痛无力。转诊至成大医院後,检查发现急性肝炎与肾衰竭,经详细问诊和进一步检验,确认为钩端螺旋体感染。经一个多月的治疗後出院, 痛无力则费时一年才完全恢复。

成大医院内科部医师游天瑜表示,恙虫病与钩端螺旋体病为人畜共通传染病,哺乳类动物皆可能被感染,以鼠类为主要宿主,分别透过受菌体污染的环境传播,全台皆有病例,且多见於春夏二季,其中恙虫病於东部、南部与离岛更为盛行。

统计显示,台湾平均每年约有近400例恙虫病与近100例钩端螺旋体病,部分患者甚至合并感染。这些疾病初期症状与流感、登革热、病毒性肝炎相似,诊断不易,须透过专门实验室检测,有时甚至需要重复检验。因此,提供完整的职业、旅游和接触史,对医师诊断和治疗相当重要。

游天瑜医师说明,恙虫病的病原是一种寄生於动物细胞内,称为立克次体的细菌。人经由带菌的恙幼虫叮咬而感染,受感染至出现症状约1至2周,初期类似重感冒∶突发性高烧、头痛、全身 痛、畏寒,偶可见叮咬处出现无痛性的焦痂与淋巴结肿大,1周後可能出现红色斑状丘疹,但典型的皮肤表现并不一定会出现。立克次体的细胞壁结构与典型细菌不同,需使用特定几种抗生素治疗,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肝炎、肺炎、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钩端螺旋体为一种活动力旺盛的螺旋杆状细菌,藉由穿透哺乳类动物的黏膜(食入)或受损的皮肤(接触)感染宿主,再经血液循环散播至各器官。肾脏特别适合其生长,部份宿主痊愈後,螺旋体仍寄生於此,并随尿液排出污染环境而感染其他宿主。从感染到发病大多1至2周,初期症状同为高烧、肌肉 痛、头痛,特别症状则是红眼与小腿肚严重 痛。多数人7至10天症状可自行缓解,少部分患者则快速进展成严重感染,出现黄疸、肾衰竭和自发性出血。除了抗生素外,支持性疗法与适当抑制发炎反应为治疗的基石。若已出现黄疸但未经治疗,死亡率约为两成。

游天瑜医师提醒,目前并无有效人类疫苗可预防恙虫病或台湾流行的钩端螺旋体病,也没有证据支持长期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能有效避免感染。预防胜於治疗,若出现发烧或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师近期旅游和接触史,以利及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