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B肝病史 属肝癌高危险族群
【记者江乾松/苗栗报导】 2025/04/03

五十三岁的李女士本身有B型肝炎病史,但没有规律追踪,近日因身体不适到急诊就医,检查发现肝功能指数异常,因此转介苗栗市大千综合医院肝胆肠胃科医师进行腹部超音波检查,并於肝脏右侧第七叶发现一个约二公分的高回音性肿瘤。虽然高回音性肿瘤较常见於血管瘤,属於良性病变,但因李女士有B肝病史,属於肝癌的高危险族群,因此进一步接受腹部电脑断层扫描,赫然发现该肿瘤呈现肝细胞癌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徵,进而确诊为肝癌。

大千综合医院肝胆肠胃科医师林德福表示,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而肝脏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透过电脑断层检查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肝细胞癌在电脑断层中常见於动脉期明显变亮,静脉期与延迟期迅速变暗;而肝脏血管瘤在动脉期出现边缘结节状变亮,延迟期逐渐由肿瘤边缘向肿瘤中心缓慢扩散变亮。透过电脑断层动态影像,可有效区分两者的差异。

林德福医师表示∶由於B型肝炎带原者发生肝癌的机率较一般人高出许多,因此定期追踪肝功能与影像检查非常重要。林德福医师强调,至少每六个月接受一次超音波检查与胎儿蛋白检测,若发现肝脏有异常病灶,即使在超音波检查下看起来像血管瘤,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透过进一步的电脑断层或核磁共振确认,以免延误治疗。

林德福医师表示∶此次病人因肝指数异常而意外发现肝癌,先进行射频烧灼术治疗後,再搭配B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以降低肝癌复发的风险,及减少肝脏持续发炎与病变的可能性。所幸透过即时诊断与治疗,才能帮助病人成功治疗肿瘤并顺利康复。

林德福医师提醒,肝癌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透过定期筛检,就有机会在肿瘤尚未扩散前及时发现与治疗,提高存活率。特别是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肝硬化病史的民众,更应重视定期检查,才能确保健康。(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