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兽胃线虫 海鲜隐形杀手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3/31

现代人喜爱生鱼片、握寿司等生食,品尝海鲜原味。然而,看似美味的新鲜海鲜中,可能潜藏一种「隐形杀手」—海兽胃线虫。这些寄生虫难以肉眼察觉,若不小心食用,可能引发严重的肠胃不适症状。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厨师,也需要依赖专业处理手段来降低感染风险。

海兽胃线虫症(Anisakiasis)是由寄生於水产品(如鱼类及乌贼)的海兽胃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人类透过食用未煮熟或生食受感染的海鲜,通常在进食後48小时内可能引发此病。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是皮肤红疹及瘙痒等过敏反应。

海兽胃线虫主要存在於鱼类和乌贼的内脏中,也可能移动到肌肉。若摄入未经妥善加热或未冷冻处理的受感染海鲜,虫体可能侵入人体的胃壁或肠壁,引起急性症状,部分情况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想要降低海兽胃线虫症发生机率,您可以这样做∶一、充分加热∶将海鲜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生水产鱼类或生乌贼。二、适当冷冻∶若需生食,应确保在-35℃以下冷冻十五小时,或-20℃冷冻七天以上,降低寄生虫感染的风险。三、避免交叉污染∶生熟食分开处理,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及容器,并保持手部及厨房工具清洁。四、尽早清除内脏∶捕捞後应迅速去除鱼内脏,以降低寄生虫污染风险。

食药署提醒,尽量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海鲜,万一食用海鲜後出现腹痛、恶心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尽速就医。调理食品时,要注意手部清洁、食材新鲜、用水卫生,并且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