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退化疼痛难行 人工踝关节置换术恢复良好
台南1名67岁男子,长期因左脚踝疼痛而困扰,每走一步就疼痛,严重影响日常步行与生活品质。经奇美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罗胜彬於门诊详细检查後,确诊为左脚踝退化性关节炎,并伴随骨刺形成,经进行全人工踝关节置换手术,改善疼痛并恢复关节功能。术後半年,病人恢复良好,不仅行走能力显著提升,原本疼痛也明显缓解,顺利重返日常生活。
奇美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罗胜彬说明,退化性关节炎并非老年人的专利。虽然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影响约1%的人口,发生率远低於膝关节或髋关节,但与膝、髋关节炎多发生於老年族群不同,踝关节炎的病人年龄层相对年轻,许多病人介於18至44岁之间,此族群正面临职场与家庭双重压力的阶段,影响程度较为深远。
踝关节炎的最常见病因为创伤性关节炎,其中约三分之二的病例与踝关节骨折有关,其他则与慢性韧带不稳定,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罗胜彬提醒,与其他关节退化相比,踝关节炎的病程进展速度较快,从发病到末期阶段仅需10至20年,导致病人迅速丧失踝关节功能,对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罗胜彬指出,针对末期踝关节炎病人,目前标准治疗方式为踝关节融合术,透过固定踝关节来消除疼痛,特别适用於较年轻或从事重劳力工作者。然而,踝关节融合术可能带来一系列後遗症,如邻近关节过度使用导致关节炎提早发生,行走时步态改变,尤其在上下楼梯或陡坡时更加明显。此外,病人术後可能难以进行快走、快跑,甚至蹲踞动作也会受影响。
罗胜彬表示,近年来,全人工踝关节置换术逐渐成为踝关节炎的替代治疗选项之一,特别适用於年长且生活模式偏静态的病人。与踝关节融合术相比,全人工踝关节能够保留关节活动度、减少邻近关节的负担,病人行走时更自然。健保已於113年7月起将人工踝关节纳入给付范围,让更多病人得以受惠。
奇美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罗胜彬说明,退化性关节炎并非老年人的专利。虽然踝关节退化性关节炎影响约1%的人口,发生率远低於膝关节或髋关节,但与膝、髋关节炎多发生於老年族群不同,踝关节炎的病人年龄层相对年轻,许多病人介於18至44岁之间,此族群正面临职场与家庭双重压力的阶段,影响程度较为深远。
踝关节炎的最常见病因为创伤性关节炎,其中约三分之二的病例与踝关节骨折有关,其他则与慢性韧带不稳定,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罗胜彬提醒,与其他关节退化相比,踝关节炎的病程进展速度较快,从发病到末期阶段仅需10至20年,导致病人迅速丧失踝关节功能,对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罗胜彬指出,针对末期踝关节炎病人,目前标准治疗方式为踝关节融合术,透过固定踝关节来消除疼痛,特别适用於较年轻或从事重劳力工作者。然而,踝关节融合术可能带来一系列後遗症,如邻近关节过度使用导致关节炎提早发生,行走时步态改变,尤其在上下楼梯或陡坡时更加明显。此外,病人术後可能难以进行快走、快跑,甚至蹲踞动作也会受影响。
罗胜彬表示,近年来,全人工踝关节置换术逐渐成为踝关节炎的替代治疗选项之一,特别适用於年长且生活模式偏静态的病人。与踝关节融合术相比,全人工踝关节能够保留关节活动度、减少邻近关节的负担,病人行走时更自然。健保已於113年7月起将人工踝关节纳入给付范围,让更多病人得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