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较常人早老化 且速度快
根据台北市社会局统计资料,去年一月分,台北市慢性精神病患者超过一万五千四百人,因应精神医疗技术进步,台湾人平均馀命增加,精神病患者也面临长期照顾课题。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十八日表示,依照国外资料显示,精神病患者相较一般人更早老化,而且老化速度比较快,大约五十岁以上就有长期照顾需求。
慢性精神病患者高龄化,使其在自我照顾能力、认知功能逐渐受损退化,社会适应能力也大幅下降,病人生活品质普遍相较正常人还差。精神障碍与其他身心障碍在疾病的本质上实存有相当大差异,精神障碍者终生需要医疗与社会服务的协助,精神疾病长期性及慢性化历程,突显慢性精神病患者长期照护需求。
北市联医指出,病人家属在面对病人从年轻开始发病後的历程,甚而伴随病人中老年期疾病慢性化所呈现社会隔离及退缩退化的症状,通常会经验到许多生理和情绪的负荷,如因病情症状起伏所导致的愤怒不满、罪恶感、挫折感及紧张压力感受,让照顾者饱受精神压力与折磨。
同时精神病人照顾者多为父母或配偶,随著病人年龄老化,照顾者老化而衍生照顾负荷更是雪上加霜。当家属无法承受照顾角色,喘息服务无法提供足够支持时,机构式照顾就成为可以替代的另一种选择。
北市联医强调,松德院区为公立区域精神专科教学医院,隶属於北市卫生局,从照护弱势、人文治疗之环境规划,建立一个治疗性社区,全方位提供精神病患者照护,为北区精神病患者照护精神堡垒。配合市府长照床新增规划及呼应精神病患者及家属需求,松德精神护理之家从开办设立六十床,到现在完成扩充三十七床,提供总计达九十七床照护量能。
慢性精神病患者高龄化,使其在自我照顾能力、认知功能逐渐受损退化,社会适应能力也大幅下降,病人生活品质普遍相较正常人还差。精神障碍与其他身心障碍在疾病的本质上实存有相当大差异,精神障碍者终生需要医疗与社会服务的协助,精神疾病长期性及慢性化历程,突显慢性精神病患者长期照护需求。
北市联医指出,病人家属在面对病人从年轻开始发病後的历程,甚而伴随病人中老年期疾病慢性化所呈现社会隔离及退缩退化的症状,通常会经验到许多生理和情绪的负荷,如因病情症状起伏所导致的愤怒不满、罪恶感、挫折感及紧张压力感受,让照顾者饱受精神压力与折磨。
同时精神病人照顾者多为父母或配偶,随著病人年龄老化,照顾者老化而衍生照顾负荷更是雪上加霜。当家属无法承受照顾角色,喘息服务无法提供足够支持时,机构式照顾就成为可以替代的另一种选择。
北市联医强调,松德院区为公立区域精神专科教学医院,隶属於北市卫生局,从照护弱势、人文治疗之环境规划,建立一个治疗性社区,全方位提供精神病患者照护,为北区精神病患者照护精神堡垒。配合市府长照床新增规划及呼应精神病患者及家属需求,松德精神护理之家从开办设立六十床,到现在完成扩充三十七床,提供总计达九十七床照护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