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40年 救自己一命
六十一歲陳老伯熱衷公益、喜愛跑步,自一九八一年開始捐血之後,四十年從未間斷捐血人生,每兩個禮拜捐一次血小板,至今已捐出超過七百袋血液。由於定期捐血的關係,陳老伯極早期發現血液異常,後來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台北慈濟醫院二十二日表示,十一年前陳老伯到大陸深圳發展,他仍維持捐血的良好習慣,在當地創建「熱血跑團」,號召在地人響應捐血活動,平常身體相當健康。然而,去年陳老伯卻因血紅素不足無法捐血。起初,他以為自己太過疲勞,但調整作息幾天後,血紅素依舊無法回升,接受進一步檢查後,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台北慈濟醫院指出,陳老伯輾轉來到血液科主任高偉堯門診,經過七個月化療之後,陳老伯病病情一度穩定下來,但返回大陸八個月後復發,在去年再度回到台北慈濟醫院治療。為了根除患者癌細胞,高偉堯主任替他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申請配對,幸運地在日前接受骨髓移殖,手術之後順利出院。
血癌又稱為白血病,又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癌又分骨髓性、淋巴性兩種,前者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三至五人,而且是發生率最高的成人血癌;後者則是發生在小孩身上居多。骨髓是人體造血器官,倘若骨髓癌變的話,不成熟的白血球過度增生,將會影響人體血液功能,甚至侵犯其他器官,這就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高偉堯強調,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通常以感染、發燒、出血、貧血為主,醫學研究發現,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治療上,會在前期檢查時藉由白血球數量、基因變化狀態等判斷預後狀況,決定病人是否需要第一時間進行骨髓移植。現在「捐髓」不同於早期住院麻醉、抽取骨髓細胞,而是蒐集周邊幹細胞,將周邊血液經過體外特殊過濾方式,分離出幹細胞之後,將剩餘血液成分流回捐贈者身體,這種方式不會影響健康。
受贈病患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須先進行全身化療療程,再經由高劑量化療把身體內癌細胞及正常細胞清除,最後才能將周邊幹細胞輸至體內。高偉堯主任指出,植入後兩個禮拜是關鍵期,必須觀察白血球在病人體內能否穩定成長,隨後才能從隔離房轉入普通病房。移植半年內都必須密切追蹤,患者必須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免發生排斥反應或是併發症。
由於定期捐血的關係,陳老伯才能在極早期發現白血病,最後接受治療順利存活下來。「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自一九九三年成立,為台灣最大骨髓配對資料庫,秉持尊重生命的理念,以臍帶血和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救了不少患者。
台北慈濟醫院二十二日表示,十一年前陳老伯到大陸深圳發展,他仍維持捐血的良好習慣,在當地創建「熱血跑團」,號召在地人響應捐血活動,平常身體相當健康。然而,去年陳老伯卻因血紅素不足無法捐血。起初,他以為自己太過疲勞,但調整作息幾天後,血紅素依舊無法回升,接受進一步檢查後,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台北慈濟醫院指出,陳老伯輾轉來到血液科主任高偉堯門診,經過七個月化療之後,陳老伯病病情一度穩定下來,但返回大陸八個月後復發,在去年再度回到台北慈濟醫院治療。為了根除患者癌細胞,高偉堯主任替他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申請配對,幸運地在日前接受骨髓移殖,手術之後順利出院。
血癌又稱為白血病,又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癌又分骨髓性、淋巴性兩種,前者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三至五人,而且是發生率最高的成人血癌;後者則是發生在小孩身上居多。骨髓是人體造血器官,倘若骨髓癌變的話,不成熟的白血球過度增生,將會影響人體血液功能,甚至侵犯其他器官,這就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高偉堯強調,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通常以感染、發燒、出血、貧血為主,醫學研究發現,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治療上,會在前期檢查時藉由白血球數量、基因變化狀態等判斷預後狀況,決定病人是否需要第一時間進行骨髓移植。現在「捐髓」不同於早期住院麻醉、抽取骨髓細胞,而是蒐集周邊幹細胞,將周邊血液經過體外特殊過濾方式,分離出幹細胞之後,將剩餘血液成分流回捐贈者身體,這種方式不會影響健康。
受贈病患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須先進行全身化療療程,再經由高劑量化療把身體內癌細胞及正常細胞清除,最後才能將周邊幹細胞輸至體內。高偉堯主任指出,植入後兩個禮拜是關鍵期,必須觀察白血球在病人體內能否穩定成長,隨後才能從隔離房轉入普通病房。移植半年內都必須密切追蹤,患者必須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免發生排斥反應或是併發症。
由於定期捐血的關係,陳老伯才能在極早期發現白血病,最後接受治療順利存活下來。「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自一九九三年成立,為台灣最大骨髓配對資料庫,秉持尊重生命的理念,以臍帶血和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救了不少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