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肌少症 先調脾胃吸收功能
所謂肌少症是指肌肉量減少,加上肌肉力量與功能逐漸流失。開業中醫師康涵菁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肌少症必須治療,大多以調理脾胃吸收功能為原則。脾主肌肉、肝主筋、腎主骨,因此會以健脾益氣、補益肝腎的治療原則來處方藥物,但每個人的體質還是會有不同,仍需經由中醫師診治方能取得最好療效。
康醫師指出,除了中藥治療,針灸也可以改善肌少症。《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治痿獨取陽明」的論點,「陽明」即是人體十四經絡中的「陽明經」。因此,治療主要選擇手陽明大腸經及足陽明胃經穴位,這些經絡穴位主要分布在人體四肢肌肉較為豐厚的部位,如手肘的曲池穴,足部的豐隆穴等,可以改善肌少症肌肉痿軟無力,活動功能差以及疼痛的症狀。
康涵菁醫師進一步指出,民眾必須了解肌少症的危險因子,第一,年齡老化,年齡的變化會造成肌肉組織下降,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從三十歲至七十歲,每十年肌肉質量會下降百分之六;四十歲以後下降速度會變得更快;六十歲以後,每年以百分之一‧四至二‧五的速度逐漸減少。
第二,營養不良,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過度飲酒等,都容易有肌少症的危機。過度飲酒會造成營養不良,這是因為飲酒過量,身體在取得很多熱量的情況下,通常不會想再去攝取其他食物,但酒精中並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僅僅只有熱量而已,就會間接造成營養不良。
第三,活動量不足,活動量太低、長時間臥床等,都是加速肌少症變化的因素。第四,慢性病,舉例來說,比如糖尿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骨質疏鬆症等慢性疾病的變化,也都會間接造成肌少症的形成。
康醫師指出,除了中藥治療,針灸也可以改善肌少症。《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治痿獨取陽明」的論點,「陽明」即是人體十四經絡中的「陽明經」。因此,治療主要選擇手陽明大腸經及足陽明胃經穴位,這些經絡穴位主要分布在人體四肢肌肉較為豐厚的部位,如手肘的曲池穴,足部的豐隆穴等,可以改善肌少症肌肉痿軟無力,活動功能差以及疼痛的症狀。
康涵菁醫師進一步指出,民眾必須了解肌少症的危險因子,第一,年齡老化,年齡的變化會造成肌肉組織下降,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從三十歲至七十歲,每十年肌肉質量會下降百分之六;四十歲以後下降速度會變得更快;六十歲以後,每年以百分之一‧四至二‧五的速度逐漸減少。
第二,營養不良,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過度飲酒等,都容易有肌少症的危機。過度飲酒會造成營養不良,這是因為飲酒過量,身體在取得很多熱量的情況下,通常不會想再去攝取其他食物,但酒精中並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僅僅只有熱量而已,就會間接造成營養不良。
第三,活動量不足,活動量太低、長時間臥床等,都是加速肌少症變化的因素。第四,慢性病,舉例來說,比如糖尿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骨質疏鬆症等慢性疾病的變化,也都會間接造成肌少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