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後 极少数人会晶体脱位、视力不稳
【记者李叔霖/台北报导】 2024/12/12

六十五岁日本人长期旅居台湾,最近就医主诉右眼视力常常起起伏伏,一下清楚一下模 ,以致造成日常生活极大困扰,检查後发现右眼十年前於日本开过白内障手术,术後恢复良好,但後来支撑人工水晶体的悬韧带松脱,看东西时随著人工水晶体晃动(人工水晶体脱位)而视力不稳定,右眼最佳矫正视力仅剩0.4。

振兴医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许粹刚表示,人工水晶体脱位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脱位率约为0.2%至3%,即人工水晶体移出眼睛正常位置,造成视力模糊或不稳定,一旦发生就必须处理,这样才能回复病人视力。

许主任指出,人工水晶体脱位通常与囊袋及其悬韧带完整性及支撑能力有关,许多诱发因素增加囊袋不稳定及悬吊无力风险,包括白内障手术、先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老化、高度近视、葡萄膜炎、外伤撞击、色素性视网膜炎、糖尿病、异位性皮肤炎、过熟白内障、过去急性闭角发作、马凡氏症候群及结缔组织疾病(风湿性疾病),上面日本人案例即为这种疾病。

许粹刚主任进一步指出,治疗人工水晶体脱位有多种手术选择,人工水晶体脱位一般复位手术後,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复发性脱位、视网膜剥离、感染或前房脓疡、发炎、出血、角膜损伤、黄斑水肿及眼压升高。

传统前房和虹膜固定人工水晶体,往往会出现危及视力的并发症,比如前房积血、继发性青光眼、黄斑水肿及瞳孔阻滞,而虹膜固定镜片的晶状体脱位和随後角膜内皮细胞死亡的发生率比较高。由於缝线穿过葡萄膜组织,经巩膜缝合固定镜片,也有视网膜剥离和眼内出血等风险。暴露的缝线轨道可能导致缝线结和组织侵蚀,并增加眼内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