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常闷痛 罹十二指肠壶腹癌
【记者江乾松/苗栗报导】 2024/09/27

苗栗一名四十一岁青壮男子日前因腹部常有闷痛情形到卫福部苗栗医院肠胃肝胆科就医并经安排做胃镜及大肠镜检查。由於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处肿瘤,而进一步做内视镜胆胰摄影检查(ERCP)并切片,後续由部苗外科陈雁捷医师进行惠普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 procedure),并经病理报告确诊为早期壶腹癌。

部苗外科医师陈雁捷表示,「十二指肠壶腹癌」(ampullary cancer)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癌症,主要发生在胰管和胆管交汇处的壶腹。陈医师指出壶腹癌是相对少见的癌症,发生机率低,初期无明显症状,随著肿瘤成长後较有可能出现明显的症状进而被诊断,那时分期往往已接近晚期。

陈雁捷医师说明,壶腹是人体器官中非常小的构造,且位置很难被发现,初期症状与一般肠胃不适很类似,所以常被忽略,例如∶肚子涨、上腹或右上腹处闷痛、恶心呕吐、腹泻、胃口差、体重减轻或是尿液变红茶色。当肿瘤逐渐变大塞住胰液和胆汁出口,就会出现黄疸,大约七成患者都曾出现黄疸症状。随著病程进展,可能会有灰白色粪便、胰脏发炎、疼痛加重辐射到背部等症状,甚至侵犯到十二指肠附近肠壁,造成肠胃道出血情形。诊断方法∶最初可使用腹部超音波作为诊断的工具,若显示胆道、胰管扩张则可透过进一步影像学检查诊断,如内视镜胆胰摄影检查、经皮穿肝胆道摄影、核磁共振胆道胰管摄影。

目前壶腹癌有效根治的方式仍是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需於病灶处行根治性切除,标准手术为惠普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此手术除了根治性切除以外,还需重建胰管、胆管与消化道,为肝胆胰手术中复杂且困难的术式。手术病人需符合两项开刀条件,其一为肿瘤仍局限於原发处尚未转移至远端器官,其二为肿瘤并未造成周围重要血管严重侵犯(上肠系膜动静脉),成功接受手术的病人长期存活率相对较高。

如果评估不适合手术的病人,也可以在壶腹与十二指肠处装上支架,或经皮肤引流胆汁以减少胆汁淤积引发感染,作为暂时性缓和治疗。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则可以用在晚期无法手术或术後辅助治疗,但目前对於提升存活率仍是有限。陈雁捷医师提醒民众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降低罹患消化道癌症风险。民众可以每隔几年固定接受腹部超音波和抽血检查,如有发现胆管变粗,可进一步安排内视镜胆胰摄影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及早在无症状出现时发现肿瘤,尽早摘除。一旦出现症状则要尽快就医,以期达到最好治疗效果。

卫福部苗栗医院徐国芳院长表示,尽管壶腹癌无法完全预防,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健检以及对家族病史的关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发生的风险或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民众若有具体的家族史或个人健康状况的顾虑,建议与专业医师讨论并制定个性化精准医疗的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