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育世代慎防早產危機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07/31

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每一位願意懷胎的孕產婦、每一個新生兒都彌足珍貴」,但台灣早產率持續居高不下,每十位新生兒中有一位是不足三十七週活產早產兒,發生率更是高於全球與亞洲平均,而早產也被認為是造成小於五歲兒童死亡的最主要頭號原因。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指出,在降低早產率與相關新生兒併發症上,預防並延遲迫切早產的治療(俗稱安胎)是關鍵之一。

晚育成現代趨勢,一一二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三十二‧四四歲,然而三十四歲以上懷孕就算高齡產婦。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指出女性生育年齡增加,併發症風險隨之上升。自一一○年起,台灣每年每三位產婦就有一位是高齡產子;國內外研究皆指出,每六位孕婦就有一位罹患妊娠糖尿病;有一○%的孕婦在孕期間會合併各種高血壓疾患。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醫師指出,懷孕時孕婦心肺壓力本身就大,高齡與孕期患有併發症的孕婦將一旦面臨早產風險與相關治療,恐有較高的安全性問題須重視。

為提升對於安胎治療預防早產的認識,並提供孕婦安心安胎的治療環境,三大婦產科相關醫學會共同發布「安胎治療建議」:一、世界衛生組織對早產的建議指出,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對於不足二十八週早產個案中,協助延遲妊娠的表現為所有類型安胎藥物最佳;而歐洲多國更建議第一線優先使用催產素受體拮抗劑,有鑑於此,鼓勵台灣臨床第一線應用拉高標準與國際治療趨勢接軌,共創孕產友善環境。

二、十大高風險群孕婦面對安胎治療安全性要多加留意與謹慎,包含高齡孕婦、懷有多胞胎、孕前或孕期患有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肺部功能異常或氣喘、腎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孕前肥胖(BMI≧30)、電解質失調,主動諮詢醫師,是否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模式,避免發生嚴重副作用。

三、住院安胎治療目的是在爭取至少四十八小時的時間給予藥物以促進胎兒肺泡成熟,降低早產兒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而其對出生後的胎兒的呼吸有所助益,降低併發症、增加存活率。

現在已有安全性較高的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已經健保給付,若符合適應症,高風險群孕婦可以第一線採用有效且更安全的治療模式,醫病都應該更進一步同時重視孕婦接受安胎治療過程的安全,同時提升母胎安全與降低副作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