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常見濕熱與發炎 中醫緩解放化療副作用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24/07/04

接受乳癌放化療患者,很多人都會尋求中醫療法。執業中醫師周大翔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緩解放化療副作用為第一要務,正在接受放化療患者,飲食調理格外重要,臨床上發現,撇除家庭遺傳與病史,罹患乳癌前婦女有很高比例常吃高熱量、高糖、高油脂及加工食品,以致容易轉成濕熱體質,身體出現發炎反應,也會增加罹患乳癌機率。

周醫師指出,乳癌患者因為接受西醫化療而產生假性停經症狀,容易潮熱、盜汗及心悸,中醫認為,這是陰虛血燥,身體容易發炎,為了因應後續可能的手術、放化療,患者首要任務便是儲備體力,因為治療過程中多半會伴隨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副作用,吃不下之前就應顧好營養,建議以優質蛋白搭配低脂高纖飲食為原則。

周大翔醫師指出,烹調上則以清蒸、水煮,取代煎炒、油炸,減少吃進去的油脂,建議選用無調味堅果、橄欖油、苦茶油等皆是良好油脂來源,有助增加體內Omega-3比例,有助於減低體內發炎反應,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罹病風險。加工肉製品含有過多人工添加物,也要盡可能避免食用,阿膠、紫河車、鹿茸及海馬等中藥材,使用前應諮詢中醫意見。

周大翔指出,婦女若是採取高纖飲食,罹患乳癌風險會更低,飲食以蛋白質及五榖根莖類為主,平常蔬果攝取量就不夠,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常會促使飲食型態失衡,這時候就必須平衡回來。蔬果中豐富營養素有助減少癌變機會,蔬菜以煮熟為原則,每天至少吃上「三蔬二果」。

將部分主食換成未精製澱粉,讓膳食纖維帶走油膩負擔,也幫助身體調整女性荷爾蒙,優質高蛋白有助組織修復,素食者必須透過奶、蛋、豆製品補充所需。值得一提的是,化療會讓味覺變苦,患者較愛重口味食物,烹調時可以加點酸味,有助增加食慾,比如檸檬、醋、蕃茄、梅子等都是不錯選擇。

中醫認為,乳頭屬肝,乳房屬胃,平常洗澡時可以用溫水沖乳房,經常拍打(手掌拱起來呈空心狀拍打)按摩乳房,加上按摩足底,暢通淋巴預防乳腺炎,從中醫角度來看,在腳的第二趾趾踝上方,有胸部淋巴腺反射區,脾胃自律神經結也在腳趾處,經常活動腳部,有助預防乳腺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