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未说双词组 是发展迟缓警讯
【记者简丽春/基隆报导】 2024/07/03

6岁之前,确是孩子早疗的黄金期!卫生福利部基隆医院复健科李颖安语言治疗师表示,在6岁前,儿童每年的语言发展与成长都有重要里程碑,孩子若在任何一阶段的发展落後,请家长、老师一起把握神经可塑性高的期间,参与早疗,改善语言沟通能力;让孩子在团体生活中,课业学习、人际互动与情绪调节上,减少障碍、发挥潜能,增加适应能力。

李颖安语言治疗师指出,以神经医学来说,0至3岁幼儿的神经连结非常快速,在这个时期可以发现孩子在沟通互动上,能迅速学会不同新技能,尤其在1岁半至2岁之间,孩子的口语表达经历「词汇爆炸期」,从单词期,例如∶妈妈、吃,进展至双词组,例如∶妈妈、抱,吃、饼饼,发展至3岁时成为短句子,例如∶妈妈抱我,我要吃饼饼。

有些研究发现,初期语言的发展有性别差异,女童在连结认知、情绪、感受和语言符号的表达,发展相较於男童来得快。不过,此现象在2岁以上的幼童逐渐消弥,取而代之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介入孩子的各项发展。3至6岁孩童的脑神经,则是修剪和髓鞘化神经连结的阶段,将没用到的神经连结代谢,保留重要的神经连结并藉由髓鞘化,提升连结的效能,如此反应在儿童的学习表现,即是「过目不忘、举一反三」。

李颖安表示,上述神经医学与早疗现况十分贴合,若孩子於2岁阶段,仍未出现双词组,即是发展迟缓警讯之一;若伴随孩子缺乏眼神接触,指令理解不佳,以及未出现以沟通手势代偿口语等表达困难时,这时,就非常需要早疗来介入了。

他说明,在6岁前,儿童每年的语言发展与成长都有重要里程碑,包括∶3岁会说短句子,常问「为什麽」,说话清晰度达75%;4岁会使用「因为、但是」的句子来解释事件,说话清晰度达98%;5岁以上则会叙述事件、小故事,至6岁叙述的内容会更加完整。

李颖安语言治疗师以曾治疗过的3岁低口语自闭症儿童阿和(化名)为例,因孩子的眼神接触少,易沉浸於偏狭的游戏行为,容易专注於滚动的轮胎、忽略其他游戏线索,更拒绝变换玩法,对於大人的眼神、口语彷佛视而不见,而且语音变化也少,所以,家长在孩子2岁时前来早疗评估,开始参与语言治疗课。

在专业的引导下,循循善诱孩子的口语能力;经过一年的图卡兑换沟通介入、核心反应训练等治疗後,阿和的进步有目共睹,从以哭叫沟通到能仿说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