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超慢跑 慎防足底筋膜炎
【记者何弘斌/高雄报导】 2024/06/17

四十五岁的徐小姐过去缺乏运动习惯,近来迷上超慢跑(Slow Jogging),端午连假期间因为大啖粽子,更是每天积极练习一小时以上,但最近长时间站立工作後,开始感到足跟疼痛,尤其早晨起床时,脚踩到地板的第一步尤为剧痛,就医诊断後,竟是罹患了足底筋膜炎。(见图)

高医冈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李文玮说明,徐小姐至门诊就医时,自述近期因公司健康检查出现多项红字,决定展开新的运动计画,从同事那里得知超慢跑这种活动,很快就能上手,两周以来为减重天天练习,连假也不间断,不过这几天足跟开始疼痛,即使坐下工作一段时间,足底还会有轻微酸痛感,困扰下决定到骨科求诊。

「超慢跑」源自日本的新兴运动方式,如今在国内也受到广泛欢迎,超慢跑不仅容易上手,还能依个人需求调整强度,是一种介於散步和跑步之间的运动模式;由於速度较慢,且步伐轻盈,大大降低了对膝盖、踝关节与髋关节的冲击,适合运动新手、年长者、肥胖族群,以及关节不好的族群;其次,持续超慢跑能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整体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水平,其低强度特性,减少了运动伤害风险,也能有效减压、改善心情。

李文玮表示,尽管超慢跑不容易感到疲劳与疼痛,更容易上手,进而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不过超慢跑对关节伤害虽然较小,但由於步频不低,在过度使用下,可能会引发足底筋膜炎;其典型症状包括早晨下床时脚跟处的严重刺痛,虽然走几步後疼痛逐渐缓解,但久坐或长时间休息後疼痛可能再度出现,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演变成慢性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初期多半使用消炎药物、类固醇注射,以及物理治疗等方法;近年来,震波疗法、增生疗法,或高浓度血小板血浆注射等新治疗方式也逐渐普及,多数患者在接受药物和适当的物理治疗後,症状能够缓解。若经非手术治疗三个月後仍未改善,内视镜微创手术具有伤口小、恢复快、术後生活影响小等优点,也是进一步的选择。

李文玮呼吁,超慢跑是一种对身体友好的简便运动,适合各年龄层和不同体能水平的人群,但跑者应谨记适量运动,避免过度使用足部,才能享受其带来的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