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籲政府多管齊下 降低假訊息與認知作戰之危害
2023/09/04

調查局曾統計,防疫期間我國總計收到超過一千件假訊息情資,其中有七成來自中國;而今年八月中旬網路上曾出現「金門二膽島出現士兵密謀逃跑」,我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回應,「部分捏造之假訊息,刻意打擊民眾對國軍的支持及信心,不排除是敵人認知作戰伎倆,籲請國人切勿以訛傳訛、轉傳假訊息」;在疫情期間也有特定人士在網路上,用簡體字控訴「台灣散布新冠病毒」;瑞典哥德堡大學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是全球受境外假訊息影響最嚴重的國家,而且已蟬聯十年榜首,種種跡象都代表這樣的認知作戰從未消失,其對我民心士氣負面影響,政府相關單位實不能掉以輕心。

過去在網路尚未發明的時代,對敵人實施心理戰,大多透過印刷品、廣播「心戰喊話」、空飄氣球等方式發送不實訊息,以瓦解敵人心防;時至今日,現行網路科技,加上手機通訊軟體蓬勃發展,這些認知作戰的範圍,已由謠言製造者,演變成將假訊息製造包裝以後,透過臉書、LINE社群、YouTube等進行散布,部分民眾看到假訊息後,若未進一步查證,就以LINE轉發給親友、朋友圈或各種群組,往往會引起人心惶惶。

至於境內外網軍,利用不同帳號,針對特定議題或在某則新聞底下留言,攻擊與其不同意見的留言,進一步帶風向,打擊政府威信,希冀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凡此皆是認知作戰範疇,例如俄烏戰爭過程中,認知作戰都被大量運用,再轉傳至各種媒體與社群軟體,以混淆視聽。

要防範、破除各類假訊息,避免危害我國家安全與動搖軍民士氣,建議從以下方式著手:一、培育防範假訊息的種子人員,適時進行宣講,並在各類場合推廣媒體識讀,將分辨假訊息的方法,製作成文字、圖表或影像懶人包,再利用各種集會場合,手機推播軟體,並透過大眾傳播媒體進行宣導,進而強化民眾對假訊息的分辨能力,使其影響力減到最低;二、對於認知作戰訊息,政府相關單位應在第一時間就予以公開澄清,以免民眾以訛傳訛;三、修改相關法令,對公開在網路或手機通訊軟體群組上散布假訊息者要負起刑事責任,若該則假訊息是意圖危害國家安全者,則加重其刑;四、電信警察與各大網站加強合作,積極查緝假訊息散布者,若確信為假訊息,除提醒民眾不要轉傳,應在最短時間內予以下架;五、政府提供民眾檢舉假訊息的各種管道,讓不肖份子或敵人無法利用民主社會可自由發表言論,成為散布假訊息的溫床;六、與我友好的民主國家進行各項合作,舉辦各項對抗假訊息論壇,強化跨國合作,共同對抗來自境外的假訊息危害。

要防範駭客或網軍散布假訊息,意圖製造社會混亂、危害國家安全,政府除要在第一時間即予以澄清,同時應儘速強化民眾對假訊息的分辨能力,再透過國際合作,與加強司法進行把關,透過多管齊下,當可使認知作戰及假訊息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