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 醫:及早與持續用藥減少死亡風險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11/01

五十歲左右的阿如(化名)是名美容師,個性內向、勤奮、愛美,二十年前出現妄想及幻覺,妄想明星跟蹤,經檢查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因此失婚、失業,近來使用長效針劑,助穩控八年,重返職場展自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陳柏妤表示,在輔導的思覺失調症個案中,也有人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漸漸地穩定病況,不但重新返回職場或課業,貢獻所學所能,也學會向其他病友分享個人情況,鼓勵主動與醫師討論,尋求更佳治療方案的可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黃名琪院長表示,思覺失調症好發於二○至三○歲,這是一種大腦功能失調的疾病,就像內分泌失調一樣,病友因大腦多巴胺分泌異常,造成思考與感知功能失衡,常見症狀包括妄想、幻覺幻聽、整理思緒困難、辨識動作或解讀面部表情困難等。一旦發病,若未及早介入或中斷治療,大腦失衡狀況反覆發生,可能跟中風一樣多次復發,導致腦部損傷,進而影響認知、生活、社會及職業功能的缺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教學研究部陳文瑩主任表示,相較於其他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健康狀態較脆弱,死亡率較高,但研究發現居家治療能大幅減少病友的再住院率,且及早且持續使用長效針劑,有助減少死亡風險。

健保資料庫統計結果顯示,比起口服抗精神病藥物,思覺失調症病友接受長效針劑治療有四大好處。陳文瑩主任表示,此四大好處,即為住院風險降低六成、半年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風險降低六成,急診風險降低四成、治療後兩年死亡風險減少四成,因此健保署最近三年,每年編列二十七億元獨立預算,鼓勵醫師與病友能沒有負擔地及早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進而提升用藥順從性,預防疾病復發。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歐陽文貞表示,長效針劑依藥效持續時間,目前有二周至六個月不同施打頻率的選擇。國內外實證研究顯示,藥效持續越久的長效針劑,越有助維持體內有效藥物濃度,降低因不規律服藥而復發的風險,進而幫助更多病友回歸社區與社會的可能性。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林月屏表示,根據統計,去年長效針劑專款的使用率達八十二‧八%,相較於前一年提升三十五‧七%,顯示國內臨床確實有使用需求。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及臨床醫師期待政府未來可持續挹注更多的資源,為病友及早穩控病況、回歸社區、安心擁抱家人與生活。

幫助病友早日重返幸福的人生軌道,除了藥物治療接軌國際趨勢,整合性的精神醫療服務才能真正達到「思覺失調症不漏接」的目標!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黃名琪院長表示,松德院區關懷思覺失調症病友,以醫院為基礎,串連衛政、警政、社政、民政與基層診所和各級學校等系統,建立從醫院到社區的綿密網絡,透過全方位的照護服務,從全年無休的二十四小時即時電話或現場諮詢服務、急門診治療、居家治療、精神復健機構照護,到庇護工廠與社區居住等,幫助病友穩控疾病,持續康復,復歸社區,成果斐然。

以思覺失調症病友早期介入後的再住院率為例,澳洲追蹤一年再住院率約二十二‧一%,台灣整體為三十七‧三%,但松德院區成果顯示為二‧五%至十五‧九%,表現超乎國際水準,且病友與家屬滿意度超過九成,卓越成果獲得國內外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