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注射療法 緩解足踝多年疼痛
【記者周志祥/台中報導】 2024/08/13

▲鄭姓老翁接受PRP注射療法後,已經不痛可以正常走路。(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八十三歲鄭姓老翁年輕時從事泥水匠工作,在工地受傷腿部骨折,但延誤就醫經年累月變成腳踝退化,疼痛難挨,無力負擔更換人工踝關節費用,採納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呂傳欽的建議,改以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簡稱PRP)注射療法,成功治療!可正常走路不再疼痛。呂傳欽指出,肩關節、膝關節等慢性疼痛,欲採保守治療可考慮PRP注射療法。

鄭姓老翁卅年前在工地不慎受傷,右小腿骨折,忍痛遲遲沒有就醫,走路重心在左腳,長年累月左腳踝退化,重心再換到右腳,導致右腳踝也退化,雙腳踝疼痛更加寸步難行。不得已至他院骨科自費更換右腳人工踝關節,但左腳踝問題未解,走路依然疼痛不穩,止痛藥劑量越吃越重,不時到醫院注射止痛藥。老翁無奈說,骨科醫師說左腳踝也要更換人工踝關節,但無力再花高昂費用。輾轉到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尋求止痛方法。

呂傳欽醫師檢視老翁的核磁共振影像,診斷左腳踝為退化性關節炎,關節腔內軟骨磨損以致間隙變窄;左腳踝關節兩端皆有骨髓水腫。呂傳欽考量病人經濟狀況,建議他嘗試PRP療法先緩解疼痛。一個月期間,呂傳欽針對老翁的骨髓水腫、踝關節內側與外側注射PRP,直到第三次注射後,左腳踝已感覺不到疼痛,至今超過半年也仍不痛,走路完全正常。

PRP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可刺激患部組織修復及再生。呂傳欽解釋PRP療法流程:抽取自身血液約10至15西西,經離心後抽取上層的血小板血漿,然後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病人患部組織,一般可二至四周施打一次,療程約三到五次不等,取決病況嚴重程度。老翁現在每天到公園散步,他滿意說「負擔變小,不用再手術,非常值得。」

呂傳欽醫師表示,PRP療法可促進身體各處肌腱、韌帶等軟組織修復,皆可應用於神經受壓迫及關節內的軟骨或半月板受損來減輕疼痛,部分病人可因PRP療法而免於手術。呂傳欽補充,PRP療法目前未列入健保給付,療效因人而異,通常第一次注射後數天就能感覺到療效。但呂醫師強調,血小板功能障礙、急性或慢性感染疾病、肝臟慢性疾病,以及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療的病人,就不適合PRP療法,必須由醫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