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工藝創新應用特展 傳藝中心開展
【記者王先國 /綜合報導】 2024/04/17

▲「潮排灣」特展展場一隅展出排灣族服飾工藝家西格希·卡里多愛的作品。
臺灣擁有多元豐富的原住民文化,以及傳承千年的原民傳統工藝,個個都具有獨特的魅力與代表性,例如排灣族每顆繽紛美麗的琉璃珠圖騰,都有其所象徵的故事與意涵!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攜手五組排灣族工藝師及藝術家,即日起至六月廿九日於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巧藝館二樓,舉辦「潮排灣—排灣族qata傳統珠與服飾紋樣工藝創新應用特展」,特展中並播放五組參展藝術家的採訪影片,講述其成長過程的心境轉變、族群認同及藝術觀,以及本次參展作品的創作理念等,讓大家一探排灣族藝術的傳統與創意。

本次參展的五組工藝家,透過臺博館典藏文物為啟發,並在臺博典藏庫房中近距離觀察古件外觀及結構,與先人的智慧對話,進而結合部落的神話傳說、藝術家自身的生命歷程、藝術觀和創意想像,打造出兼具文化底蘊及實用性的成果。

本次特展內容包括:來自地磨兒部落的藝術家雷恩(Kulele Ruladen)利用複合媒材打造出三幅一套件的大型藝術裝置「琉璃珠的誕生」,闡述排灣古珠由來的傳說;國寶級琉璃珠工藝師江雅蕾老師帶來「lja Talimaljaw典藏傳家」,以其階級身份和數十年來的深入研究,推出傳統貴族文化規範之家藏琉璃飾品;服裝設計專業的西格希·卡里多愛(Sigesile Kalidoai)在布花中融入排灣族傳統紋樣,製成抱枕、桌巾,以及衣飾配件如男子領帶、女子絲巾、披肩等,使文化更貼近生活;卡塔文化工作室的林秀慧與臺東大學數位媒體產業學系學生合作,開發「來作琉璃珠吧!」互動體驗遊戲app及繪本,使孩童理解琉璃珠的燒製過程及文化典故;而臺東的橘色月亮文化工作室,則是將琉璃珠結合金工,設計出精美的創意首飾,包括戒指、項鍊及領帶夾,使珠紋所涵的祝福及期許,可透過金工飾品來傳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