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彰基相助 長效針劑搶救思覺失調症患者重生
【記者方一成、林明佑/彰化報導】 2025/05/15

▲彰基為提升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的認識,特舉辦衛教記者會。(記者方一成攝)
「我不是應該在病房、在醫院裡面看門診嗎?」彰基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任陳力源,為了讓一位深陷思覺失調症困境的「小美」(化名)願意就醫,不惜走出診間,多次前往旅館、甚至在田邊守候。小美過去是百貨公司櫃姐,多年前出現嚴重的宗教與被害妄想,卻始終拒絕治療,導致她失去工作、家庭決裂,獨自帶著年幼的女兒住在旅館,生活困頓。

陳力源主任得知小美的情況後,親自前往旅館尋找,甚至與社工、個管師一同在農田邊守候,鍥而不捨的精神令人動容。他回憶,小美初期的妄想症狀非常嚴重,所有對話都圍繞在被害經驗,將生活瑣事都與妄想連結。所幸,在接受每季一針的長效針劑治療後,小美的妄想症狀顯著改善,經過住院與門診治療,目前已重返原生家庭。未來也有機會在有效藥物濃度維持更久的越長效針劑幫助下,讓病況獲得更進一步的控制,甚至回歸正常的工作型態。

彰基為提升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的認識,今(十四)日特在總院一樓中庭舉辦衛教記者會,邀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陳亮妤、彰化縣衛生局副局長蕭惠玲、彰基總院長陳穆寬教授與精神醫學部陳力源主任、彰化精神健康學苑吳潮聰會長、彰化康復之友協會林青江理事長等人,一同介紹思覺失調症相關照護政策與執行現況,以及彰基設置診間創意科普展的消息,並呼籲社會重視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陳力源主任表示,小美的案例是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縮影,點出社會普遍對腦部疾病的誤解,常將精神疾病歸因於「中邪」或宗教因素,延誤就醫時機。

彰化縣是全台灣唯一可由衛生所協助思覺失調症病友施打長效針劑的縣市。縣府衛生局蕭惠玲副局長表示,目前彰化縣列管的精神疾病患者約六七00多位,在社區裡發現許多病友因為未遵照醫囑、未規律用藥,或住家偏遠無法規律回診,而未能穩定控制病況。彰化縣政府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推動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思覺失調早期干預計畫,且將長效針劑列入縣內精神醫學醫療院所考核項目之一,鼓勵醫師優先處方長效針劑,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盡早回歸家庭與社會。

彰基積極響應衛福部「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由醫療團隊主動走出診間,將正確的醫療觀念帶入社區與個案家中,說服患者就醫,對於嚴重個案依《精神衛生法》以較強制的方式讓患者接受治療,希望能接住更多潛在病友。陳力源主任提醒,當發現親友出現類似症狀時,應思考可能是「大腦生病了」,及早就醫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期。

思覺失調症若反覆發作,恐對腦功能造成損害,及早且規律的藥物治療至關重要。陳力源主任表示,長效針劑因能提升患者用藥順從性,在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國內最新研究更顯示,從「月打」長效針劑改為「季打」,患者一年內平均住院天數大幅減少近五成,醫療費用也隨之降低,顯著提升患者生活品質,並有助於重返社會。

陳亮妤副署長表示,為了強化精神病患者的照護,自一一一年起於新增精神科長效針劑藥費二十七億元專款專用,讓國內精神病友的醫療選擇與國際接軌。國外研究指出,長效針劑不僅可以降低服藥中斷率、減少疾病復發機率,降低四成到訪急診的風險、下降六成再住院風險、更可以下降四成死亡風險。依據健保申報資料,長效針劑專款使用從一一一年六十一%,到一一二年八十二%,進一步到一一三年的專款使用率超過九成,國衛院研究更顯示長效針劑比起口服藥物再住院率下降十五至二十%,減少精神科住院旋轉門效應,造福病友。

陳亮妤副署長也勉勵病友積極治療,不僅針劑醫療選擇跟上先進國家,政府亦會持續佈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精神病友自立據點,讓病友在社區有尊嚴地生活。長效針劑讓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用藥更簡單且規律,有助提升病友的用藥順從性,不但能降低再住院與死亡風險,國內最新研究更發現,長效針劑從「月打型」改為藥物半衰期更久的「季打型」,病友一年內平均住院天數從五七.七天,減半為二八.五天,醫療費用也從一0.七三萬減至五.七八萬元,降幅逼近五成,不僅有效減輕健保支出、大幅提升病友生活品質,甚至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與職場。

陳穆寬總院長表示,彰基延續蘭大弼醫師醫療傳道精神,將精神照護當作社會責任,在一一三年成為中部唯一承接「嚴重情緒行為身心障礙者精神醫療就醫障礙改善計畫」的醫學中心,近年醫護團隊更走入社區,針對高風險族群及早提供協助與照護,幫助病友盡早回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