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照顧者需求 第一成心智障礙家庭扶持力量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5/07

▲教保員(右)每周一次到宅療育課程,提升臣臣的語言和生活自理等能力。(圖:第一社福提供)
根據第一社福的服務資料顯示,機構的服務使用者中高達8成為中重度心智障礙程度,主要照顧者中更超過5成的年齡高於60歲,由老人照顧老憨兒已成為未來常態。第一社福提供心智障者生活照顧與心理支持等全方位服務,以專業和愛心陪伴心智障礙者快樂生活,也幫助其主要照顧者能夠照顧自己的身心需求,緩解照顧壓力,重拾臉上的笑容。期待促進社會大眾與心智障礙家庭彼此的了解與接納,打造共融共好的社會。

36歲的小俊(化名)出生即為重度智能障礙,因父親早逝,由媽媽獨力扶養三兄妹長大,小俊從啟智學校畢業後輾轉進入永愛發展中心,因小俊對聲音較為敏感,嘈雜的人聲或環境音會引發他焦躁的情緒,也常會和路人爆發衝突,98年小俊來到第一社福附設的永愛發展中心接受住宿服務,教保老師觀察小俊的習慣和個性,先讓他放鬆休息調適後,再漸進式的引導小俊融入團體,接著老師和媽媽溝通了將由專業人員陪同小俊就醫,協助進行更完整的醫病溝通,調整小俊服藥的狀況,穩定小俊的作息及提升睡眠品質。現在的小俊比較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外出和就醫也有中心老師陪伴與協助溝通,媽媽獲得了喘息的時間,不用一直擔心無法控制小俊發作的情況。

3歲半的臣臣(化名)是隔隔代教養家庭,由七十多歲的外曾祖母撫養,因家中經濟不佳且臣臣被通報為疑似發展遲緩,由社福單位轉介至第一社福承接之新北市第3區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服務。社工評估臣臣的認知能力不錯,但精細動作能力為2歲,語言能力只有約1歲多,經觀察應該是因為家中相處的大人僅有重聽且視力不佳(夜盲症、青光眼)的外曾祖母、失智的外曾祖父和中風臥床的外祖父,環境刺激度嚴重不足,雖然有一位小五的哥哥回家後會協助臣臣用餐和洗澡,但較無法訓練臣臣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臣臣的各方面發展遠遠落後同齡的能力。早資中心先媒合教保員至家中提供一周一次的到宅療育服務,在遊戲互動的過程中進行引導教學,臣臣語言能力進步飛速,現在已能完整和老師溝通,此外老師也幫助臣臣做如廁訓練,並在一個月內就戒掉了白天的尿布,減輕照顧者換尿布與購買尿布的壓力,目前也協助臣臣完成幼兒園申請等待分發通知,正式上學後更能讓外曾祖母減輕照顧壓力。

第一社福針對服務對象的家庭調查顯示,有近2成3的單親與隔代教養家庭,家庭功能支持薄弱,沒有後援協助主要照顧者,或是由年邁體弱的長輩接手照顧心智障礙者,也讓照顧者覺得力不從心、身心難以負荷;此外,更有高達6成的心智障礙家庭為家境清寒或中低收入戶,照顧心智障礙者需要投入全副的精力,因此照顧者常因而比一般人更難以維持在職場穩定工作,進而造成經濟不穩定的惡性循環。第一社福不僅為心智障礙者提供專業的早療與成人日托、住宿服務,讓照顧者更有時間與精神穩定就業維持家計,並深入身心障礙家庭的需求,定期訪視關懷、協助申請補助、媒合物資、尋求其他合適的社福資源,接住每一位心智障礙者,幫助他們的家庭提升生活品質。第一社福基金會目前有12個心智障礙服務機構,加上社區的個案家庭服務,則每年服務上萬個心智障礙家庭。每年的服務經費缺口高達五千萬,也呼籲社會大眾伸出援手,小額捐款支持心智障礙者服務,捐款專線:02-27224136、劃撥帳號:05175271、戶名: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