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飲食盛行 中醫教你吃對的食物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25/05/02

近年健康意識盛行,衍生出許多飲食模式,其中「地中海飲食」就是一種有益健康飲食方式。執業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地中海飲食源於地中海周邊的國家,是以天然未經加工的食材為基礎,主要的食物內容以高纖維、低紅肉攝取、大量橄欖油及多樣化蔬果所構成,但民眾吃對的食物很重要。

周宗翰指出,這樣飲食方式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有利於減少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甚至能夠協助瘦身、延緩老化與預防失智,對整體健康有全面性的幫助。沒有接觸過地中海食物的民眾一定會好奇,要如何正確地吃才能算是地中海飲食呢?

周宗翰醫師進一步指出,第一,水果和蔬菜:每餐應該包含大量的水果和蔬菜,每日攝取至少五份蔬果量,並可依個人狀況去做調整。選擇上會建議盡量選擇多色的蔬果,如紅色的番茄、橙色的胡蘿蔔、黃色的黃椒、綠色的菠菜、藍色的莓果以及紫色的茄子,這樣的多樣化除了視覺上會覺得令人食慾大開以外,也能夠攝取到各式各樣的營養素。

第二,全穀物及豆類:每餐可攝取一、二份全穀類食物,比如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去替代像是麵條、白米或饅頭這類的精緻穀物。豆類也是地中海飲食中的重要來源,可以藉由攝取黑豆、鷹嘴豆、扁豆等去獲得良好的蛋白質與膳食纖維。透過攝取全穀物與豆類,還有助於降低總膽固醇、壞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脂,並可幫助維護心血管健康。同時,全穀物與豆類也能增加飽足感,減少過度進食,進而協助維持健康體重。

第三,健康的油脂:推薦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如橄欖油即是,橄欖油是地中海飲食的基礎,常用來做沙拉調料或烹調食物,建議每日攝取量為15-30毫升。橄欖油中含有多酚可抗氧化,並幫助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害,減少炎症和慢性病的風險。不過要小心的是橄欖油要避免在過高溫度下長時間加熱,因為橄欖油的煙點較低,過熱可能會破壞其營養成分。其餘健康的油脂像是堅果與種子,建議每日攝取一小把(大約30克)即可,因為其熱量較高,若過度攝取反而可能造成熱量過剩。同時也要選取天然無調味者為佳,避免額外攝入過多的鈉和糖。

第四,魚類與海鮮,每週至少應該食用兩次魚類,特別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比如鮭魚、鯖魚及沙丁魚。Omega-3有助於放鬆血管,改善血流,有助於降低高血壓,也能助於增強記憶力與集中力,並減少阿茲海默症和其他認知退化性疾病的風險。Omega-3脂肪酸中的DHA對眼睛健康也非常重要,能夠改善視網膜的健康與減少黃斑部退化的風險。同時,魚類與海鮮也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並含有豐富的鋅和硒,能幫助提高身體抵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

第五,乳製品:建議盡量選擇低脂或無脂乳製品,像是乳酪、起司及優格。乳製品提供了豐富的鈣、維生素D、蛋白質和益生菌等營養,能減少便秘或腹脹,對骨骼、腸道健康和整體營養都有顯著益處。此外乳製品中的鈣、鉀、鎂等營養素還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血壓,並且降低膽固醇,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六,少量的紅肉:紅肉攝取應該減少為佳,若真要吃紅肉,也要盡量選擇紅肉中的瘦肉部位,並且避免食用經過過度加工的紅肉,如香腸、熱狗、培根等。這些食品含有較多的鹽分和亞硝酸鹽,不利於身體健康。肉類的烹調的方式也很重要,過多的油炸和高溫烤製會產生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負擔。選擇蒸、燉、燜或烤等健康的烹飪方式,可以保留食物的營養成分,並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

第七,香料和香草:使用新鮮香草和香料不僅可增加食物的風味,也能替代過多的鹽、糖或其他添加物。除了調味以外,不同的香料也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像是迷迭香具有暖胃、活血的作用,適合氣血虛弱或體寒的人促進消化;奧勒岡葉則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對提高免疫力有幫助;香菜有助於舒解胃腸不適、改善食慾,特別適合食慾不振的人群;大蒜也具備強效的抗菌、抗炎作用,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第八,飲水與紅酒:每天可飲用一千五百至二千毫升的水分幫助身體新陳代謝,除了開水以外也可選擇花草茶或是適量飲用紅酒。紅酒有助於擴張血管,改善血液流動,減少血栓形成,有助於提高全身的氣血運行;紅酒中還含有白藜蘆醇與多酚,白藜蘆醇是種抗氧化劑,能夠減少自由基的傷害,防止細胞衰老,可對心血管產生保護作用。然而飲酒量記得要控制,每日一至二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