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立委罷免戰 國民黨惟有順應民意
2025/04/30

民進黨、國民黨發起的立法委員罷免戰,正在全國各處如火如荼展開,這場國會議員攻防戰的結果,關係到未來兩黨在國會誰佔多數問題,也就是誰能掌握立法院。

首發罷免行動源自民進黨,由於目前國會裡,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立法委員佔多數,挾多數票刪凍一一四年度全國總預算,又拒絕三黨協商,更連續否決行政院團隊提出的覆議案,連總統協調五院的運作也無效,而刪凍後的總預算讓行政團隊無法行使施政工作,執政的民進黨似乎昭告天下百姓,該黨是逼不得已,才發起要罷免國民黨立法委員。

國、民兩黨對於刪除全國總預算所提出的理由是所刪的總預算比率與往年差不多,僅佔百分之個位數,但是對於凍結大量預算的事不強調,辯解說可以解凍;而民進黨立委就指出其問題之所在,即被凍結的預算需要再經由大會通過之後,才能解凍,現況國、民兩黨在國會佔多數,要解凍預算還是需要國、民兩黨同意才可能,這就等同刪除一樣,所以就情理上而言,國、民兩黨與民進黨相比,似乎居於劣勢。

刪凍總預算是民進黨推動罷免國民黨立委的根本原因,再細部分析,被國、民兩黨刪凍預算中,有多數都是關係到國家軍事安全與中央政府的重要預算,以我國首艘研發潛艦經費為例,被刪八十餘億元,但是被凍結近九百億元,這種事關國防重要預算竟然任意刪除,國民黨立委還半開玩笑說潛艦能浮起來再解凍,這種不尊重國家預算的說法,實令人痛心,正當國人操心國內武裝能否有能力抵抗外來的侵略時,卻碰到這些國民黨的立法,如果國、民兩黨立委能替人民嚴格監督潛艦製造過程,勿使發生弊端,而不去刪凍其預算,豈不是國人之所寄望?再則中央政府各部會預算也被大量刪除,國、民兩黨立委刪減理由不一,但令人不解,有些刪凍更毫無理由,好像要虛級化中央政府,人民選出的立法委員民意代表,除了刪減凍國家預之外,更重要地是,替人民監督政府行使預算的經過,避免或滅少官員有機可乘進行貪污,而非疑似另有目的刪減凍預算,國、民兩黨刪凍預算的理由實在很難令人民信服。

罷免案的形勢發展,執政民進黨穩紮穩打,按部就班成效慢慢形成,當然民進黨擁有行政權,方便做事,不過實質上深受被刪預算的痛苦,很多事沒辦法做,所以行政系統配合罷免的力度就很高,當然國、民兩黨欠缺行政系統,無法儘情發揮也是事實。但是民進黨發動罷免行動以來,更曝露國民黨這個百年老政黨可能面臨百年來最大的危機,極需深刻檢討革新,否則將有滅黨的可能。

黨民黨面對民進黨的罷免攻勢,最初喊出「反惡罷」,一段時間後似乎沒什麼效果,因為國民黨被提出要罷免的立法委員完成第一階段者高達廿五名,而民進黨被提出要罷免的立委一個也沒有,形成廿五比○,後來國民黨也提出以罷免反制罷免,慢慢地國民黨立委與民進黨立委形成卅五比十二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國民黨稍微有點面子,兩黨立委遭罷免連署,數字差距甚多,或許與罷理由有關,國民黨罷免民進黨立委的理由何在,應是主要因素。

面對民進黨全國罷免攻勢,國民黨顯得無力招架,首先提出「反惡罷」,後來又喊出「反綠共」,再來又要「戰獨裁」,然後又要「弄彈劾」,又有人喊「倒閣」,現在又提出「全面罷賴」。這些林林總總的反擊,讓人感到似乎有窮於應付的感覺,因為在這些口號之下,接地氣的力量好像很薄弱;「反綠共」國民黨說民進黨和共產黨都要消滅中華民國,所以要反對,這種說法幾乎是笑話,到底誰聯合共產黨要消滅中華民國?全國人民看得很清楚,共產黨要消滅中華民國全民皆知,而那一個黨在島內與共產黨相呼應相配合呢?再看「戰獨裁」,目前國內人民生活的社會裡,沒有人說統治者獨裁,如有獨裁就不可能讓人民示威遊行,賴清德說,要反獨裁就到天安門去喊,一針見血。然後國民黨說的「弄彈劾」與「全面罷賴」,獨裁既然不存在,「彈劾、罷賴」也一樣沒有公信力了,但是台北市長蔣萬安卻公開提出「倒閣」,目前在國民黨中央似乎很難聽到「倒閣」的聲音,畢竟倒閣茲事體大,對國民黨未必有利。

國民黨這些表現有點令人扼腕,有立委說國民黨中央現在「群龍無首」,對民進黨的罷免立委攻勢,招架乏力,迄今除了喊些口號之外,未看到有見解有力度的反擊,讓國民黨的死忠黨員不禁要自問「我們黨中央怎麼了?」或許黨內一些高層人物均自認比黨主席能力強,朱立倫的意見難以服眾,所以,在反罷現階段的意見才層出不窮。

西方民主國家的政治制度,最難能可貴地是尊重民意,讓多數選民委託政治人物來治理國家,並且付予的權力有範圍、有時間、有監督,現階段國家人民需要地是維持現狀,因為現狀有民主、有自由,人民可以委託公僕來治理國家,來替人民服務,而國民黨政要卻不停地去「對岸交流」,對岸則無所不用其極要「解放台灣」,人民再怎麼無知也知道這些事情,所以任何民調,自認是台灣人者比率不斷攀升,而自認為中國人者卻不停下降,這些事人儘皆知,唯有國民黨「領導階層不知」,才造成國民黨今天的困境。

民主政治需要監督,多數人也不希望百年老黨的中國國民黨在此罷免一役中被徹底打垮,但是國民黨的領導人們要自己衡量自己的力量,更要把握民心所向,改弦易轍確定政策方向,與大多數人民站在一起,才可能起死回生,挽救自己,也挽救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