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賴清德順民意逆民意?繫乎一念之間!
四二六凱道遊行,牽動不少中生代以上族群的回憶。民眾上街是台灣民主進程很重要的註記,一九八六年五一九綠色行動,促成了關鍵性的政治解嚴,一九九○年野百合學運,更對台灣政治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與質變,而這些都是針對當時一黨獨大的國民黨執政背景,但也造就台灣第一次的政黨輪替;二○○六年紅衫軍倒扁行動,卻是民進黨執政後的頭一次大規模民意衝擊。
儘管這些街頭抗爭各有不同時空因素,但都是板上釘釘的民意反映;更重要的是結果論:忽視民意的執政者,最終都被民意汰換。四二六大遊行,當權者如何解讀,應該審慎且謙虛面對。
民眾上街頭是最直接的民意展現,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南韓兩位總統朴槿惠、尹錫悅的倒台,正是最好的印證,即便當年菲律賓馬可仕政權的翻盤,也是人民力量不可抹煞的直擊。因此對於民眾為何上街表達訴求,首先最不必要也不應該的,就是執念的認定動機不單純,甚至發動反制,摀起耳朵拒絕聆聽。
觀察四二六行動之前,賴政府和綠營似乎不以為意,甚至存心看衰,爭議性的司法行動更未停歇。值得關注的是三位代表性的綠營大老,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的善意規勸,換來的是被出征;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呼籲,民進黨不能忽視這三位前輩的影響力,應該妥為處理。只是類似的理性觀點,不知賴清德聽進多少?
但從至今民進黨仍使盡各種手段狂推大罷免,恐怕即使四二六群眾怒吼,還是動搖不了一牆之隔的賴清德;而蔣萬安提議的倒閣,以目前立法院的席次比例,門檻遠比罷免總統相對容易,如果民意真凝聚到此沸點,形同現任立委全數罷免。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的結果,已經累積相當反彈力道的民意,能否對民進黨有利則令人存疑;換言之,不管哪種形式的發展,都恐怕是玉石俱焚,三個政黨都有必要藉由四二六的行動三思。
民意如流水,更具有莫大的形塑力和破壞力,是任何當政者不可輕忽的。賴清德當局對這次四二六民意表現的解讀,起心動念就不能是負面,最近最不聽民意的川普就是絕佳例證,而最不需要效法的更是川普。尤其川普摧毀的不只是美國經濟,更是美國兩百多年的民主基石;台灣的民主成果彌足珍貴,民意不會容許任由瓦解。
當年倒扁的紅衫軍行動,導致第二次政黨輪替,更是賴清德必須引以為戒的。尤其不能高傲的認定四成的選票,可以經由催化膨脹。如果四二六的民意起手式,無法達到提醒主政者的作用,就算未能像當年紅衫軍那樣持續多時的遍地開花,但首先衝擊的可能是明年的地方選舉,而即使真能僥倖過關,二○二八當真有把握能輕鬆連任?或是真要和民意「釘孤支」,來場生死對決?一旦如此,將會更嚴重撕裂台灣社會。
執政當局如何解讀四二六街頭民意,民眾不敢期望大幅度轉念,然而執念肯定會是死胡同,與民意對抗終究是不智的,川普都知道要「靈活」轉彎,台灣怎能上演毀滅對撞?最糟的後果還是要民眾承擔。政治人物都不能忘了人民才是頭家,民意不會容許,台灣更沒有本錢內耗下去,尤其正面對的經濟險峻挑戰,回歸拚經濟、護人民,才是主政當局的頭號任務。
四二六不是民意鼓譟,更不是造反,而是累積的情緒與心聲表述,必須正視、正視再正視!
儘管這些街頭抗爭各有不同時空因素,但都是板上釘釘的民意反映;更重要的是結果論:忽視民意的執政者,最終都被民意汰換。四二六大遊行,當權者如何解讀,應該審慎且謙虛面對。
民眾上街頭是最直接的民意展現,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南韓兩位總統朴槿惠、尹錫悅的倒台,正是最好的印證,即便當年菲律賓馬可仕政權的翻盤,也是人民力量不可抹煞的直擊。因此對於民眾為何上街表達訴求,首先最不必要也不應該的,就是執念的認定動機不單純,甚至發動反制,摀起耳朵拒絕聆聽。
觀察四二六行動之前,賴政府和綠營似乎不以為意,甚至存心看衰,爭議性的司法行動更未停歇。值得關注的是三位代表性的綠營大老,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的善意規勸,換來的是被出征;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呼籲,民進黨不能忽視這三位前輩的影響力,應該妥為處理。只是類似的理性觀點,不知賴清德聽進多少?
但從至今民進黨仍使盡各種手段狂推大罷免,恐怕即使四二六群眾怒吼,還是動搖不了一牆之隔的賴清德;而蔣萬安提議的倒閣,以目前立法院的席次比例,門檻遠比罷免總統相對容易,如果民意真凝聚到此沸點,形同現任立委全數罷免。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的結果,已經累積相當反彈力道的民意,能否對民進黨有利則令人存疑;換言之,不管哪種形式的發展,都恐怕是玉石俱焚,三個政黨都有必要藉由四二六的行動三思。
民意如流水,更具有莫大的形塑力和破壞力,是任何當政者不可輕忽的。賴清德當局對這次四二六民意表現的解讀,起心動念就不能是負面,最近最不聽民意的川普就是絕佳例證,而最不需要效法的更是川普。尤其川普摧毀的不只是美國經濟,更是美國兩百多年的民主基石;台灣的民主成果彌足珍貴,民意不會容許任由瓦解。
當年倒扁的紅衫軍行動,導致第二次政黨輪替,更是賴清德必須引以為戒的。尤其不能高傲的認定四成的選票,可以經由催化膨脹。如果四二六的民意起手式,無法達到提醒主政者的作用,就算未能像當年紅衫軍那樣持續多時的遍地開花,但首先衝擊的可能是明年的地方選舉,而即使真能僥倖過關,二○二八當真有把握能輕鬆連任?或是真要和民意「釘孤支」,來場生死對決?一旦如此,將會更嚴重撕裂台灣社會。
執政當局如何解讀四二六街頭民意,民眾不敢期望大幅度轉念,然而執念肯定會是死胡同,與民意對抗終究是不智的,川普都知道要「靈活」轉彎,台灣怎能上演毀滅對撞?最糟的後果還是要民眾承擔。政治人物都不能忘了人民才是頭家,民意不會容許,台灣更沒有本錢內耗下去,尤其正面對的經濟險峻挑戰,回歸拚經濟、護人民,才是主政當局的頭號任務。
四二六不是民意鼓譟,更不是造反,而是累積的情緒與心聲表述,必須正視、正視再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