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赖清德顺民意逆民意?系乎一念之间!
2025/04/28

四二六凯道游行,牵动不少中生代以上族群的回忆。民众上街是台湾民主进程很重要的注记,一九八六年五一九绿色行动,促成了关键性的政治解严,一九九○年野百合学运,更对台湾政治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与质变,而这些都是针对当时一党独大的国民党执政背景,但也造就台湾第一次的政党轮替;二○○六年红衫军倒扁行动,却是民进党执政後的头一次大规模民意冲击。

尽管这些街头抗争各有不同时空因素,但都是板上钉钉的民意反映;更重要的是结果论∶忽视民意的执政者,最终都被民意汰换。四二六大游行,当权者如何解读,应该审慎且谦虚面对。

民众上街头是最直接的民意展现,不是台湾独有的现象,南韩两位总统朴槿惠、尹锡悦的倒台,正是最好的印证,即便当年菲律宾马可仕政权的翻盘,也是人民力量不可抹煞的直击。因此对於民众为何上街表达诉求,首先最不必要也不应该的,就是执念的认定动机不单纯,甚至发动反制,捂起耳朵拒绝聆听。

观察四二六行动之前,赖政府和绿营似乎不以为意,甚至存心看衰,争议性的司法行动更未停歇。值得关注的是三位代表性的绿营大老,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的善意规劝,换来的是被出征;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呼吁,民进党不能忽视这三位前辈的影响力,应该妥为处理。只是类似的理性观点,不知赖清德听进多少?

但从至今民进党仍使尽各种手段狂推大罢免,恐怕即使四二六群众怒吼,还是动摇不了一墙之隔的赖清德;而蒋万安提议的倒阁,以目前立法院的席次比例,门槛远比罢免总统相对容易,如果民意真凝聚到此沸点,形同现任立委全数罢免。解散国会重新选举的结果,已经累积相当反弹力道的民意,能否对民进党有利则令人存疑;换言之,不管哪种形式的发展,都恐怕是玉石俱焚,三个政党都有必要藉由四二六的行动三思。

民意如流水,更具有莫大的形塑力和破坏力,是任何当政者不可轻忽的。赖清德当局对这次四二六民意表现的解读,起心动念就不能是负面,最近最不听民意的川普就是绝佳例证,而最不需要效法的更是川普。尤其川普摧毁的不只是美国经济,更是美国两百多年的民主基石;台湾的民主成果弥足珍贵,民意不会容许任由瓦解。

当年倒扁的红衫军行动,导致第二次政党轮替,更是赖清德必须引以为戒的。尤其不能高傲的认定四成的选票,可以经由催化膨胀。如果四二六的民意起手式,无法达到提醒主政者的作用,就算未能像当年红衫军那样持续多时的遍地开花,但首先冲击的可能是明年的地方选举,而即使真能侥幸过关,二○二八当真有把握能轻松连任?或是真要和民意「钉孤支」,来场生死对决?一旦如此,将会更严重撕裂台湾社会。

执政当局如何解读四二六街头民意,民众不敢期望大幅度转念,然而执念肯定会是死胡同,与民意对抗终究是不智的,川普都知道要「灵活」转弯,台湾怎能上演毁灭对撞?最糟的後果还是要民众承担。政治人物都不能忘了人民才是头家,民意不会容许,台湾更没有本钱内耗下去,尤其正面对的经济险峻挑战,回归拚经济、护人民,才是主政当局的头号任务。

四二六不是民意鼓躁,更不是造反,而是累积的情绪与心声表述,必须正视、正视再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