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有助学童学习力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4/24

据国健署国民营养健康调查,国人每日水果摄取量远低於建议标准,尤其是七至十二岁的小学生中,仅六·四%达到每日「两份水果」的建议摄取量。中华民国儿童生长协会及台湾儿童糖尿病协会理事长罗福松医师表示,家长常忽略水果摄取的重要性。摄取高维生素C与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水果有助於儿童的学习表现。血浆中的维生素C浓度,越高认知表现越好。若能每日摄取的话更有助於专注力并降低因生理因素产生的压力问题。

九成学童蔬果摄取不足将会是未来全民健康的隐忧。董氏基金会说明饮食习惯需要从小培养,且蔬菜不能取代水果,两者营养价值不同,且蔬菜通常经过烹调後会流失部分营养素,例如维生素C、水溶性纤维。董氏基金会表示早餐是摄取水果的黄金时机,早餐加入水果提升饱足感与帮助肠道健康,且有助於专注力为学习加分。

早餐除了要天天吃,也要吃得「对」!董氏基金会调查台湾国小学生早餐,发现有超过一半(五十·七%)的学童早餐吃得不够健康!现代父母忙碌,学童常吃外食早餐,很容易选择不当而摄取过多的油糖盐,例如∶铁板面、热狗、鸡块、薯条等,再搭配含糖饮料,如∶奶茶、调味乳品、含糖豆浆;除了摄取过多热量,造成脂肪堆积,更增加肠胃负担让人感到昏昏欲睡,导致现代孩童容易变胖、体虚生病,增加罹患慢性病风险。

健康早餐除了要有未精制谷物杂粮类、优质蛋白质,还要增加纤维质摄取,搭配蔬果,由於水果除了好营养之外,好准备、好携带、好摄食,融入早餐非常方便。董氏基金会提醒,应以原型水果为主,避免以果汁取代水果,因果汁可能额外添加糖,膳食纤维也流失。建议可将水果搭配乳品与全麦面包一起食用,让早餐营养更均衡。

健康饮食习惯需从小培养,鼓励学童每天从早餐开始吃足水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及植化素,有助学童健康与学习力提升。各种水果都要吃到,尤其可优先选择高营养密度、高水溶性纤维的水果,例如番茄、奇异果、橘子、木瓜等。

为避免因学童长期水果摄取不足、饮食不均衡的问题形成外强中乾的「营养空心」,董氏基金会将於四月底展开「每日二份水果从早餐开始校园推广活动」,准备超过一百项好礼做抽奖,号召全台小朋友记录下自己早餐所搭配的水果,养成早餐吃水果的好习惯。透过教育活动及十四天的早餐纪录,希望让师生及家长们了解从早餐开始吃足二份水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