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打网购美容针 一度插管治疗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4/16

国内今年首起疑似施打美容针引发肉毒杆菌中毒案例。个案为北部四十多岁女性,疑似透过网路平台购买肉毒杆菌毒素并由卖方於三月下旬到家中,在额头及脸颊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三天後陆续出现吞咽困难、唾液分泌障碍、眼睑下垂及肌肉无力等症状,就医并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疗;个案透过家属自费申请抗毒素治疗,其费用会因每次专案进口的成本价做估计,自费逾二十二·六万元,个案经抗毒素治疗已移除气管内管,持续住院治疗中。另卫生单位已针对本案非法药品购买及非法施打等,进行相关调查与处置 避免後续再发生类似案件。

疾管署表示,肉毒杆菌中毒的传染途径可分为∶一、食因型∶食用遭肉毒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造成,大部分的肉毒杆菌中毒属此类;二、婴儿型∶常发生於不足一岁婴儿,食入肉毒杆菌孢子增殖後产生毒素而引起;三、创伤型∶伤口深处受到肉毒杆菌孢子污染产生毒素导致中毒,常与药物滥用有关;四、其他型∶包含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如医学美容等)、意外或故意之肉毒杆菌暴露等。如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造成之中毒,可能於注射後数小时、数日或数周发病,症状包括疲倦、视力模糊、瞳孔放大、眼睑下垂或由上到下肢体无力等神经学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呼吸无力衰竭,甚至死亡,依据疾管署统计国内自二○一九年至今已累计八例因医疗美容引发之肉毒杆菌中毒疑似案例,民众如出现疑似肉毒杆菌中毒症状,须及时前往医疗院所诊治。

医源性肉毒杆菌中毒是指因医疗或美容需要等人为因素,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导致之中毒。可能於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後数小时至数周发病,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肌肉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吞咽与讲话困难等。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提醒,执行机构及注射人员为合格医疗院所及医事人员,主动询问注射制剂成分及药品许可证字号,与医师谘询注射後可能出现副作用或并发症及处理方式。

疾管署提醒,肉毒杆菌抗毒素我国无药品许可证,取得不易且价格昂贵,国内目前库存四人份,预计今年再采购十二人份,呼吁民众切勿接受非合格医事人员之人士使用来源不明之药品,如因注射肉毒杆菌素(如∶医学美容)之疑似肉毒杆菌中毒个案或无居留证之外籍人士,基於紧急救治考量,疾管署可提供抗毒素使用,但须由民众付费。

疾管署呼吁,接受不当的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民众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等医学美容疗程前,应了解相关医疗资讯,并确认该机构为立案登记医疗院所,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执行者为合格医事执业登记之医事人员,医师对於注射後可能出现副作用或并发症妥为说明并告知因应处理方法,注射制剂成分及是否有药品许可证字号等资讯,以降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