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強權貿易大戰 台灣勿失最後底線
美國掀起的這波全球貿易經濟巨變中,未來市場趨勢已難預測,產業營運佈局的調整只能順勢而為。面對強權關稅挑戰、供應鏈重組、成本飆升、訂單波動等變數,台灣經貿戰略除了被動性的掌握市場趨勢、調整營運佈局外,產業更期盼台美談判勿淪為只是台灣的「聽判」,九十天後的變數,仍需政府緊守最後底線。
川普對全世界宣布開徵「對等關稅」後,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CBP)最新公布的指引再度生變,直指對於手機、筆電等大宗個人消費電子產品,還可進一步暫時免徵一○%關稅,中國產製的電子產品亦可先豁免一四五%的超級懲罰關稅。由於該類品項幾乎全為台商出口美國的主力產品,市場預估將使電腦品牌廠、代工廠可暫時喘口氣,獲得緩衝空間。
美東十一日(週六)晚間,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網站再度公布最新內容,列出二十種可暫免課徵對等關稅品項,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智慧手機與電腦產品,蘋果i-Phone、iPad及各種筆電、個人電腦,可望免除立即漲價的可能,而各國原需遭課一○%的電子產品可獲豁免,包括施加一四五%關稅的中國貨,符合標準的手機、電腦產品,也可以暫時得到豁免。儘管內容中未具體說明豁免期間,但基於川普宣布的「暫停九十天」推算,豁免期限可能至少九十天,但因川普政策變動的無常,豁免期究竟能維持多久,實仍有待觀察。
外貿業憂「暫緩不等於確定」,直指「關稅風險仍箭在弦上」,企業除了超前部署、提升韌性外,只能把握這段黃金調整期,加速轉型及強化營運體質,以應對挑戰。
美國關稅對台灣出口的影響,由於直接增加台灣出口商的成本,降低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除了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量下降,影響相關產業營收和獲利,也因為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而美國是台灣一大重要貿易夥伴,出口減少即可能導致台灣經濟成長放緩,相關產業就業機會更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台灣失業率。特別是電子產業,例如電腦零組件、半導體產業等。
面對這波全球貿易巨變,政府對美關稅政策除應表達高度關注,積極尋求溝通和協商,企業更需調整供應鏈和生產策略,以降低關稅帶來的衝擊,並加速產業升級和多元化發展。
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帶來高度挑戰,加上美中兩大經濟體爆發全面貿易戰,勢將拖累全球經濟後續發展。面對未來全球貿易量恐將下滑,台灣除需審慎應對美國貿易紅線,更需帶領產業提前佈局,因應這波全球經濟大巨變。面對強權下的貿易大戰,台灣更勿失守最後底線。
川普對全世界宣布開徵「對等關稅」後,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CBP)最新公布的指引再度生變,直指對於手機、筆電等大宗個人消費電子產品,還可進一步暫時免徵一○%關稅,中國產製的電子產品亦可先豁免一四五%的超級懲罰關稅。由於該類品項幾乎全為台商出口美國的主力產品,市場預估將使電腦品牌廠、代工廠可暫時喘口氣,獲得緩衝空間。
美東十一日(週六)晚間,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網站再度公布最新內容,列出二十種可暫免課徵對等關稅品項,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智慧手機與電腦產品,蘋果i-Phone、iPad及各種筆電、個人電腦,可望免除立即漲價的可能,而各國原需遭課一○%的電子產品可獲豁免,包括施加一四五%關稅的中國貨,符合標準的手機、電腦產品,也可以暫時得到豁免。儘管內容中未具體說明豁免期間,但基於川普宣布的「暫停九十天」推算,豁免期限可能至少九十天,但因川普政策變動的無常,豁免期究竟能維持多久,實仍有待觀察。
外貿業憂「暫緩不等於確定」,直指「關稅風險仍箭在弦上」,企業除了超前部署、提升韌性外,只能把握這段黃金調整期,加速轉型及強化營運體質,以應對挑戰。
美國關稅對台灣出口的影響,由於直接增加台灣出口商的成本,降低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除了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量下降,影響相關產業營收和獲利,也因為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出口,而美國是台灣一大重要貿易夥伴,出口減少即可能導致台灣經濟成長放緩,相關產業就業機會更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台灣失業率。特別是電子產業,例如電腦零組件、半導體產業等。
面對這波全球貿易巨變,政府對美關稅政策除應表達高度關注,積極尋求溝通和協商,企業更需調整供應鏈和生產策略,以降低關稅帶來的衝擊,並加速產業升級和多元化發展。
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帶來高度挑戰,加上美中兩大經濟體爆發全面貿易戰,勢將拖累全球經濟後續發展。面對未來全球貿易量恐將下滑,台灣除需審慎應對美國貿易紅線,更需帶領產業提前佈局,因應這波全球經濟大巨變。面對強權下的貿易大戰,台灣更勿失守最後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