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强权贸易大战 台湾勿失最後底线
2025/04/14

美国掀起的这波全球贸易经济巨变中,未来市场趋势已难预测,产业营运布局的调整只能顺势而为。面对强权关税挑战、供应链重组、成本飙升、订单波动等变数,台湾经贸战略除了被动性的掌握市场趋势、调整营运布局外,产业更期盼台美谈判勿沦为只是台湾的「听判」,九十天後的变数,仍需政府紧守最後底线。

川普对全世界宣布开徵「对等关税」後,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CBP)最新公布的指引再度生变,直指对於手机、笔电等大宗个人消费电子产品,还可进一步暂时免徵一○%关税,中国产制的电子产品亦可先豁免一四五%的超级惩罚关税。由於该类品项几乎全为台商出口美国的主力产品,市场预估将使电脑品牌厂、代工厂可暂时喘口气,获得缓冲空间。

美东十一日(周六)晚间,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网站再度公布最新内容,列出二十种可暂免课徵对等关税品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智慧手机与电脑产品,苹果i-Phone、iPad及各种笔电、个人电脑,可望免除立即涨价的可能,而各国原需遭课一○%的电子产品可获豁免,包括施加一四五%关税的中国货,符合标准的手机、电脑产品,也可以暂时得到豁免。尽管内容中未具体说明豁免期间,但基於川普宣布的「暂停九十天」推算,豁免期限可能至少九十天,但因川普政策变动的无常,豁免期究竟能维持多久,实仍有待观察。

外贸业忧「暂缓不等於确定」,直指「关税风险仍箭在弦上」,企业除了超前部署、提升韧性外,只能把握这段黄金调整期,加速转型及强化营运体质,以应对挑战。

美国关税对台湾出口的影响,由於直接增加台湾出口商的成本,降低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除了可能导致台湾对美出口量下降,影响相关产业营收和获利,也因为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而美国是台湾一大重要贸易夥伴,出口减少即可能导致台湾经济成长放缓,相关产业就业机会更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增加台湾失业率。特别是电子产业,例如电脑零组件、半导体产业等。

面对这波全球贸易巨变,政府对美关税政策除应表达高度关注,积极寻求沟通和协商,企业更需调整供应链和生产策略,以降低关税带来的冲击,并加速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带来高度挑战,加上美中两大经济体爆发全面贸易战,势将拖累全球经济後续发展。面对未来全球贸易量恐将下滑,台湾除需审慎应对美国贸易红线,更需带领产业提前布局,因应这波全球经济大巨变。面对强权下的贸易大战,台湾更勿失守最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