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伤、熊猫眼、瘀血 留意儿少受虐警讯
【中央社台北十一日电】 2025/04/12

台湾每年平均有廿六名儿少因遭受虐待重伤或死亡,其中近五成案件出现受虐性脑伤。儿科医提醒,当发现小朋友有瘀伤、熊猫眼、耳後瘀血、视网膜出血等症状,都是可能受虐警讯。

受虐性脑伤过去俗称为婴儿摇晃症候群,林口长庚医院儿童重症加护科主治医师李恩沛今天在卫生福利部终止儿虐记者会中简报指出,研究发现,受虐性脑伤其实是故意施虐导致的头部损伤,所以美国相关医学会在二○○九年将其正名,用意为强调「这是一个施虐的事实」。

卫福部保护司司长张秀鸳表示,根据卫福部二○二○至二○二四年数据,重大儿虐死亡及重伤共计一三四件,平均每年有廿六名儿少遭受照顾者不当对待,其中近五成案件有受虐性脑伤,且廿五%以上儿童因此丧命,就算存活,高达七十五%出现不可逆永久伤害;若以年龄来看,一岁以下七十三%,二岁以下占九成,他们来不及长大。

张秀鸳说,很多照顾者会推托称「小孩睡觉自己从床上掉下来」、「我只是稍微摇一下怎麽可能这麽严重」、「练习走路跌倒」、「跟比较大的小朋友玩,不小心敲到头」、「开车出去玩山路太摇晃」等,就算乾脆承认因小孩不乖有稍微巴了几下头,也只是为了卸责。

家长对於儿童发生受虐性脑伤,第一时间多半否认有虐待行为,并常以意外跌落当藉口,然而李恩沛强调,儿童自一五○公分以下的高度跌落,造成严重颅内受伤的机会极微。他解释,受虐性脑伤通常伴随著弥漫性轴突损伤、视网膜出血等迹象,有七成以上会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包含智能障碍、脑性麻痹、癫痫发作、行为问题及学习障碍。

李恩沛会後接受媒体联访时说明,受虐性脑伤典型伤势包括硬脑膜下出血、眼底出血、颈椎受伤、肋骨骨折等,证据越多就更能证明是受虐,而非居家意外导致。

如果发现小朋友身上有哪些情形,应留意是否受到不当对待。李恩沛说,初步可观察有无瘀伤,受虐儿少出现瘀伤机率很高、至少五成以上,其他还有熊猫眼、耳後瘀血、视网膜出血等,建议送医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