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科大學輔中心煥新登場 教育部挹注三百萬元打造友善諮商空間

▲虎科大學輔中心空間改造,教育部學特司副司長許嘉倩(後排左八)率隊實地開箱。(記者劉春生攝)
因應校園心理健康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國立虎尾科技大獲教育部「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斥資逾三百萬元優化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十一日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副司長許嘉倩率領心理、教育、建築與設計等領域專家前往虎科大實地開箱,親身體驗諮商空間的轉變。
教育部「學美.耕心計畫」於一一三年啟動,補助虎科大三百萬元改造學輔中心,預計今年四月底啟用。空間重新劃分諮商與行政辦公區域,優化動線、提升輔導環境氛圍,同時確保各個空間的獨立性,引導個案進入諮商流程。
教育部學特司副司長許嘉倩表示,因應大專校院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複雜化,教育部完成學生輔導法修法,強化輔資中心定位,包括將專業輔導人力師生比從一千兩百:一,調整為九百:一,盡量補足各校輔導人力需求,並推動輔諮空間改造計畫,為學生營造舒適空間。
隨著校園心理健康意識提升,原有的輔導空間已難以滿足師生的多元需求。虎科大自一一二年起即投入四百萬元,擴增學輔中心空間,為原住民學生設置獨立辦公室與自主學習區域,也增設兩間個別諮商室,並全面優化檔案室與團體諮商室等空間配置。
虎科大學生事務長林易泉表示,學輔中心今年獲教育部計畫補助,使整體諮商環境更加完善,除改造硬體環境外,在輔導人力措施面,學校也將於空間啟用後,將輔導諮商人員拉至教學單位現場,由輔導人員認養學系,每週安排時間至系上駐點,現場評估師生需求、轉介學輔中心。
教育部「學美.耕心計畫」由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十作設計團隊擔綱虎科大的改造設計。此次最受矚目的亮點為學生諮商空間,臨接學輔中心半開放式花園,透過窗景引入自然光線與綠意,搭配中性色調與弧形天花板,營造溫潤柔和、不具壓迫感的空間氛圍,同時強化空間隱密性,提升心理舒適度與安全感。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表示,此次是台灣首次以設計導入諮商中心的跨領域合作,虎科大的改造展現出幾項關鍵特色,首先使用分區調整優化空間;其次設計回到「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使用者體驗;更重要的是此次案例可作為未來學界典範,「我們認為當空間不同了,人的使用、各方面的行為也將隨之轉變。」
教育部「學美.耕心計畫」於一一三年啟動,補助虎科大三百萬元改造學輔中心,預計今年四月底啟用。空間重新劃分諮商與行政辦公區域,優化動線、提升輔導環境氛圍,同時確保各個空間的獨立性,引導個案進入諮商流程。
教育部學特司副司長許嘉倩表示,因應大專校院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複雜化,教育部完成學生輔導法修法,強化輔資中心定位,包括將專業輔導人力師生比從一千兩百:一,調整為九百:一,盡量補足各校輔導人力需求,並推動輔諮空間改造計畫,為學生營造舒適空間。
隨著校園心理健康意識提升,原有的輔導空間已難以滿足師生的多元需求。虎科大自一一二年起即投入四百萬元,擴增學輔中心空間,為原住民學生設置獨立辦公室與自主學習區域,也增設兩間個別諮商室,並全面優化檔案室與團體諮商室等空間配置。
虎科大學生事務長林易泉表示,學輔中心今年獲教育部計畫補助,使整體諮商環境更加完善,除改造硬體環境外,在輔導人力措施面,學校也將於空間啟用後,將輔導諮商人員拉至教學單位現場,由輔導人員認養學系,每週安排時間至系上駐點,現場評估師生需求、轉介學輔中心。
教育部「學美.耕心計畫」由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十作設計團隊擔綱虎科大的改造設計。此次最受矚目的亮點為學生諮商空間,臨接學輔中心半開放式花園,透過窗景引入自然光線與綠意,搭配中性色調與弧形天花板,營造溫潤柔和、不具壓迫感的空間氛圍,同時強化空間隱密性,提升心理舒適度與安全感。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表示,此次是台灣首次以設計導入諮商中心的跨領域合作,虎科大的改造展現出幾項關鍵特色,首先使用分區調整優化空間;其次設計回到「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使用者體驗;更重要的是此次案例可作為未來學界典範,「我們認為當空間不同了,人的使用、各方面的行為也將隨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