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及貼片劑使用安全攻略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2/17

膠囊劑是一種常見的藥品劑型,方便吞服且可以避免藥品氣味過於刺鼻,但常有民眾因吞嚥困難而自行將膠囊打開或咬破膠囊服用,這是非常不建議的服用方式。而貼片劑是一種透過皮膚吸收藥品的劑型,使用上較為簡便,而且在釋放藥品上得以持續且穩定,貼片劑應避開發炎皮膚或傷口部位。

食藥署表示,由於膠囊的釋放速率和作用時間是經過設計,若打開膠囊服用則會影響藥品的藥效,像是「緩釋膠囊」會在較長時間內逐漸釋放藥品成分;而「腸溶膠囊」則會在腸道釋放藥品成分,若是將膠囊打開或咬破服用,藥品成分容易在口中、胃中提前溶解,除了會導致原來設計的藥效緩慢釋放的效果被破壞之外,也可能會導致其他服藥問題,例如增加對胃部的刺激。因此,若有吞嚥困難的情況,應諮詢醫師或藥師,選擇合適的劑型及服用方式。

膠囊劑在服用時應搭配足夠的溫開水或冷開水,否則在口腔乾燥的情況下容易卡在食道,服用足夠的水可以幫助膠囊順利進入胃部,但是要注意避免使用熱開水,以免高溫軟化膠囊外殼,造成服用上的不適。

貼片劑是一種透過皮膚吸收藥品的劑型,使用上較為簡便,而且在釋放藥品上得以持續且穩定。貼片劑應使用於乾燥、清潔、無毛髮的皮膚上,避開發炎皮膚或傷口部位。常見的使用部位包括上臂、背部、腹部等,避免貼在關節處,以免影響貼片的黏著,必要時可使用透氣膠帶加強固定。

使用貼片劑前應先洗手,撕開包裝後,應注意避免觸碰藥品表面,使用時請留意貼片需完全緊貼皮膚。如果長期使用貼片,為了減少皮膚刺激,建議避免反覆貼在同一部位。

每種貼片劑的使用時間不同,不建議隨意剪裁使用。同時也應避免以暖暖包、熱敷墊等加熱貼片部位,由於熱源會增加皮膚對藥品的吸收,導致藥品過量或副作用增加,不可不慎。若貼片不慎脫落,不建議重新黏貼,應按照藥品說明、醫師或藥師指示處理,通常是更換新的貼片或等待下一次更換時間。貼片黏貼部位若在體毛處時,應以剪刀剪去,勿使用刮或剃之方式,以防皮膚受損。如有任何使用膠囊及貼片劑疑問或不適,應按藥品說明書所示或諮詢醫師或藥師,正確使用確保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