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感关键 尽快用抗病毒药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5/02/06

近期多位公众人物因流感并发重症不幸离世,社会大众对流感的威胁高度关注。「尽快使用抗病毒药是抗流感关键!」感染科权威李秉颖医师提醒,不仅流感患者应把握四十八小时黄金治疗期,降低体内病毒量以减少并发重症的风险,更由於流感传播速度快,与患者同住者约有四成的也感染流感风险,三天内可能出现第二名感染者。根据新英格兰期刊研究显示,密切接触者若预防性使用新型流感特效药物,可将感染率降低八十六%,有效阻止流感扩散,但抗流感药物为处方药,若有高风险患者建议谘询医师。

根据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统计,二○二四至二○二五流感季(二○二四年十月一日至二○二五年一月十八日)已累积五二五例流感并发重症病例,死亡率高达二十%。李秉颖医师警告,台湾疫情正逐步升高,进入爆发期。他强调,许多人误以为自身免疫力足够可自然痊愈,但流感若未及时治疗,有时会引发细菌性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不只是普通感冒,若感染後未发烧却出现喘不过气的情况,是常见的重症徵兆,应立即就医。流感常见「一烧二痛三倦怠」的症状,发烧时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呼吸急促属正常反应。然而,若退烧後仍出现喘促,可能代表心肺功能受损,应尽快就医,以免错失治疗时机。

许多民众希望透过流感检验确诊後再决定用药,但李秉颖提醒,流感筛检准确度仅约五○至七○%,可能出现伪阴性,导致患者误以为未感染而延误治疗。他强调∶「当临床诊断高度怀疑为流感时,应立即用药,不要犹豫!」与其过度依赖筛检结果,不如依据症状与医师讨论对策,避免因等待检测或误判而错过治疗黄金期。

目前抗病毒药物选择多元,治疗黄金期为发病後四十八小时,越早使用,越能有效降低体内病毒量,减少并发重症的风险。近年来,新型流感特效药物提供更友善且方便的治疗体验,比传统口服药可降低四○倍病毒量,对於患者来说是一大突破。

当家人或同事出现流感症状时,密切接触者是否会被感染成为许多人的忧虑,尤其是同住家人、照护者及高风险族群(如长者、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因长时间暴露於病毒环境,感染风险更高。根据新英格兰期刊刊登研究显示,密切接触者若预防性使用新型流感特效药物,可将感染率降低八十六%,有效阻止流感扩散。李秉颖建议,密切接触者应谘询医师评估是否需预防性投药,以降低感染风险。李医师也提醒,台湾虽未如日本般实施大规模防疫措施,但这不代表风险较低,民众仍须保持高度警觉,尤其前往流感高风险国家时,更应落实防疫习惯,包括不碰触口、眼、鼻,勤洗手、戴口罩等,这些简单但有效的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毒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