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健保癌症新药 3限制卡关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4/09/24

为满足癌症病人用药需求,近两年健保署致力癌症新药纳入健保给付,一一二年迄今纳入健保的品项数相较是一一○至一一一的二倍之多,然而看似漂亮的数字下,却暗藏不符合国际治疗指引的限缩条件,药品「被迫瘦身」成为常态。癌症希望基金会统计了一○八年至一一三年八月期间,纳入健保给付的癌症新成分新药项目共四十八项,六十七%的条件限缩未符合国际临床指引,常见限缩条件有「限缩时间或疗程」、「限制使用对象」、「不得并用或替换」等三种情形,导致许多癌友「看得到、用不到」,这可能是导致台湾癌症存活率落後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

为了具体揭露台湾新药纳入健保的困境,癌症希望基金会特别统计纳入健保给付的癌症新成分新药共四十八个品项,有六十七%的给付条件不符合国际指引,其中血液癌症共十六项,全部都被设限,位居十大癌症首位的肺癌八项新药中有五十%被限缩、乳癌八项新药亦有六十二·五%被限缩,常见的限缩条件有三种。一、限缩疗程或时间∶常见如乳癌标靶药限缩二十四个月、多发性骨髓瘤标靶药限制疗程等。二、限缩使用对象∶如晚期才可以使用、未经化疗失败不得使用等。三、不得并用或替换∶如免疫治疗无效不得再申请标靶药物的健保给付。

癌症希望基金会董事、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前副院长暨胸腔外科陈志毅医师指出,以肺癌为例,仅从健保给付规范的文字看似限制不多,但临床用药上却有一些「紧箍咒」,让医生为病人开处方时绑手绑脚,例如有些标靶及免疫治疗药物,就限缩用於晚期肺癌,或两者不同机转药品(如标靶与免疫)有不得替换的限制。

台中荣民总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滕杰林也表示,血液癌症新药被限缩情况严峻,虽能理解健保预算有限,无奈之下必须妥协,但临床上也看到许多病人只能自费咬牙苦撑或放弃治疗,希望健保能改善给付条件,让治疗更接轨国际。

根据癌症希望基金会调查结果显示,七十·七%民众认同调涨健保费以充足健保资源,应优先给付治疗效果好的药品(七十二·一%),其次是给付癌症等严重疾病的药品(六十六·二%)。癌症希望基金会执行长苏连璎表示,民透过这项调查最重要的发现是民众健康保障意识愈益提升,多数民众已感受若一旦罹患癌症等重大伤病,健保保障力不足,自费成常态,因此甚至愿意个人多付出以求更多医疗保障。她表示,乐见目前卫福部长承诺不涨保费,会先从调涨补充保费、政府投资等著手来增加健保预算。

健保为民众医疗照顾之根本,在进行健保总额协商前夕,癌症希望基金会、台湾病友联盟理事长吴鸿来、临床医师、病友家属一起站出来,齐声呼吁卫福部、健保署、健保会委员们重视病友用药困境,在预算协商时能秉持专业,贴近病人需求。下一阶段,政府应参考前瞻式评估、国际治疗指引及估算未来通过百亿癌症新药基金验证的新药,逐步兑现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承诺之「扩大新药新医疗科技预算」政策,才是解决病人用药困境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