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沙龍系列》客語不只是客語:隱喻使用之言外之意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08/24

▲國科會20240823人文沙龍海報(《人文沙龍系列》客語不只是客語:隱喻使用之言外之意)。(圖:國科會提供)
知道「硬頸」也能代表客家精神嗎?隨著媒體使用與時代變遷,「硬頸」一詞還有哪些意義?客語的詞彙、諺語及笑話已不只代表字面上的意思,還包括背後的隱喻、思想及行動。當客語不只是客語時,還能從語言中找到哪些秘密與人生觀呢?客語的淵源與發展又讓客語本身有什麼意義發展?國科會《人文沙龍系列》講座將由「臺灣客語語料庫之母」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賴惠玲,帶大家探討客語的奧秘。

賴惠玲之研究專長為認知語意學、詞彙語意學、語法化、構式語法,以及隱喻與轉喻。為更深入研究客語的脈絡,多次執行國科會研究計畫,例如「臺灣客語詞彙<客家>、<硬頸>在報紙中之隱喻轉喻浮現研究」、「客語文類中之隱喻及轉喻:以框架為基礎之分析」,及「隱喻─轉喻之互動:語言展現、文化約制及社會與意識形態之意涵」等,從歷史脈絡到社會變遷,仔細剖析客語的變遷與背後隱喻,逐步建構更完整的客語系統。

賴惠玲多年致力於客語保存,建立臺灣第一個本土語言語料庫「臺灣客語語料庫」,並於2023年榮獲第10屆客家「研究發展類」傑出成就獎。尤其早年客語並非臺灣主流語言,加上網路不發達,當時賴惠玲與助理以土法煉鋼,抄寫許多詞彙與註解,隨著數位化發展及2017年通過《客家基本法》,建立語料庫的想法得以實現,並於2022年底正式對外開放該語料庫。語料庫收錄「書面語料」及「口語語料」,典藏臺灣不同腔調的客語,將客語多面向與文化樣態進行更有系統的彙整。賴惠玲不僅在臺灣引領客語研究風潮,也常在國外期刊發表相關研究,認為客語背後有許多隱喻,像是客語笑話背後常涉及性別歧視等議題,顯示客家婦女缺少自主論述空間等,傳達出早期客家族群的文化樣貌。

「客語不只是客語:隱喻使用之言外之意」講座時間為2024年8月24日(星期六)下午2點至4點,地點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由臺灣六堆忠義聯盟會秘書長鍾振斌擔任主持人。講座中將透過生活裡各式案例進行分析,以瞭解客語隱喻背後的社會文化與互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參與,或透過線上直播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