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0歲過半泌尿亮紅燈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06/28

根據調查,有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漏尿或尿失禁是「正常老化」不需就醫檢查,其中有卅八%民眾誤以為漏尿是女性的專利,當尿失禁被視為正常老化現象時,將導致民眾對自身健康的輕忽,若未能及時尋求有效的治療和管理方法,尿失禁也會變大問題。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表示,尿失禁雖然很大一部分是老化帶來的影響,但仍舊是生理機能的異常,另外也可能是身體的警訊,許多疾病都有可能會導致尿失禁,例如:糖尿病、泌尿道感染、失智、中風、心血管疾病、攝護腺問題等,現在已有多樣化的治療方式可以幫助改善尿失禁,應盡早尋求醫療協助。

台灣人平均壽命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即將於二○二五年迎來超高齡社會,當台灣「愈來愈老」,隨之而來的尿失禁比例也將提高。當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之際,礙於「找廁所」困擾而不敢外出的行動受限,將會是許多壯世代與銀世代生活上的一大隱憂。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表示,從「四十歲以上國人泌尿健康大調查」結果當中發現自覺泌尿狀況正常的佔比六十四%,實際評估後的結果正常佔比僅四十八%,有近四分之一的民眾自覺正常但評估後異常,凸顯對於自身泌尿健康有誤判的情況,且女性誤判的比例相對男生較高,顯現國人泌尿問題隱藏黑數;其中高達六十三%擔心若有失禁問題會影響社交,因為害怕外出、社交活動減少、人際關係改變等影響,一旦患上尿失禁可能會沒朋友的憂慮,凸顯壯世代與銀世代對社交的高度渴望。

調查也發現四十歲以上的民眾有高達五成二泌尿健康亮紅燈,其中兩成五的民眾竟毫無自覺,更有廿七‧二%的民眾已深受漏尿困擾。當提及遇到失禁困擾時應對解決方式時,高達八十二%民眾願意選用內褲型成人紙尿褲,相較二○一九年調查時僅有六十三%會選擇專用產品,顯示國人對健康議題的認識以及失禁專用產品的接受度均有明顯提升。

為同步響應世界失禁週World Continence Week(WCW),台灣楓城泌尿學會、台灣福爾摩莎婦女泌尿醫學會也聯合出席簽署「玩色敢動不設限」行動宣言,呼籲民眾關注自身及長輩的泌尿健康,建立正確的失禁觀念及對策,一旦察覺可能有失禁問題,就醫尋求專業協助,找出原因、搭配適合的解決方式,便可擁有敢動不設限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