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不到爱滋病毒就不具传染力 逾5成双世代不了解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4/06/25

调查仍发现,有超过五成(五十五·八%)双世代不了解「测不到病毒就不具传染力」的观念。台湾爱滋病学会秘书长林冠吟医师表示,测不到病毒并非是体内病毒清零,感染者稳定治疗後,持续六个月体内病毒量小於二百个/毫升,就不具传染力。但若进行筛检,结果仍然是阳性的。

爱滋感染者权益促进会针对Y世代与Z世代的双世代性健康观念的调查报告,以线上调查方式进行,回收有效问卷一○六八份。调查中发现,无论哪一世代对於HIV疾病相关认知依然不清;近七成(六十二·五%)双世代仍有「HIV感染者就是爱滋病患者」的错误观念;甚至有三成八双世代以为触碰过HIV感染者使用的物品就有传染风险。爱滋权益促进会秘书长林宜慧说∶「HIV感染并不等於爱滋病,由於大众对疾病仍不甚了解,因此导致社会上仍存在不必要的恐慌与污名。」

调查中发现,双世代竟高达六成五性行为并未每次防护,且Y世代(六十七·六%)比例明显高於Z世代(五十九·八%),以及有近三成Z世代曾做过性病筛检。针对HIV感染者达到U=U状态(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就不会传染的观念,有七成双世代族群没听过,甚至也不了解HIV感染以及爱滋病的不同。

有超过六成五(六十五·四%)的双世代性行为「并未每次都采取防护」,也有近三成双世代认为单一性伴侣关系就不会感染HIV的迷思。疾管署曾淑慧副署长表示,近年爱滋病毒感染通报趋势已持续六年下降,去年新增确诊通报爱滋病毒感染人数为九四○人,但有近六成之感染者为十八至三十五岁年轻族群,主要感染原因都为不安全性行为,无论性取向、男女其实都应该要做好防护措施。

林宜慧秘书长表示,性接触是台湾最常见的爱滋病病毒感染途径,过去常发现很多民众是「看对象选择性防护」,自以为跟对方是单一性伴侣关系、觉得对方没有性病疑虑,就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性行为。然而唯有安全性行为才能真正杜绝病毒传染,而非「看对象是谁」决定是否进行防护措施,这样的迷思仍需持续卫教。

七月二日台湾U=U Day即将到来,呼吁若有不安全性行为者建议一年应筛检一次,也希望大众更加了解U=U、去除对HIV感染的污名与歧视,让感染者也能像一般人一样自在享受生活、拓展情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