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確診 死亡高4倍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05/07

許多人誤以為新冠病毒的威脅已經過去,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今年初疫情再次升溫,一至三月新冠併發症平均每月二一五八人。社團法人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王復德理事長表示,根據疾管署資料,新冠併發症中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佔六成,死亡個案中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更高達九成,顯示高風險族群仍需提高警惕。此外,台灣一項研究發現,新冠再感染者比起初次感染,三十天內全因性死亡風險高出四‧二九倍。一至三月期間,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是流感的八‧三倍,顯示新冠肺炎對高風險族群的嚴重威脅。

台灣腎臟醫學會常務理事吳志仁教授指出,慢性腎病族群是最需要被關照的族群,尤其目前防疫逐漸放寬,與新冠病毒共存,這都會導致染疫風險增加。歐洲腎臟協會指出,慢性腎病患者一旦染疫與非慢性腎病患者相比將導致死亡風險在慢性腎病第三期患者上升一‧三三倍、在慢性腎病第四期及第五期患者上升二‧五二倍、在洗腎患者上升三‧六九倍。然而,新冠病毒對於高風險族群造成的症狀多樣或不明顯,因此建議慢性病友若身體有微恙即可篩檢,特別是家中成員具有呼吸道症狀,為了保護家中的高風險族群,也建議可做快篩。

台大醫院感染科陳宜君教授呼籲,新冠高風險族群平時更應警惕,除維持良好防疫生活習慣外,同時需要留意自身健康狀態並記錄平日用藥情形。若出現新冠症狀或曾與確診者接觸,務必每間隔一天進行快篩。倘若檢測為陽性,應主動提供用藥紀錄可讓醫護人員快速掌握狀況進行診斷,把握治療時機,減少重症或後遺症風險,目前WHO建議,需在發病五天內就醫治療才能有效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許多民眾不僅不清楚自己是新冠高風險族群,甚至不知道目前政府仍持續提供符合條件之高風險染疫民眾公費治療。」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呼籲,「新冠仍存在威脅,因此無論是一般民眾或高風險族群,都應依據自己或家人情況維持良好防疫習慣。」

民眾可以依「Know-Plan-Go」急刻行動三步驟做好新冠防範措施,「Know」是了解危險因子、高風險族群、症狀等,自我警覺並做好防範。「Plan」為做好完整計畫,民眾應紀錄健康簡要狀況、常備快篩工具,並主動自我篩檢。至於「Go」行動則是一旦篩檢後陽性,且又是高風險族群就應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