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青年失業困境如何解?關鍵在於客製化就業!
2025/05/12

根據失業率調查資料,十五至十九歲勞工失業率約為百分之八‧三二,二十至二十四歲勞工失業約為百分之十一‧三五。據了解,青年失業多半是初次尋職、處於職場調整階段,以致青年失業率相對比較高。聯合國定義青年,就是年齡自十五歲至二十四歲,包含十五歲及二十四歲。

青年失業向來就是政府施政棘手問題,不論是中央或是地方,為了協助青年就業紛紛推出各種措施,從補貼、職訓、媒合、實習及面試技巧等,所有面向幾乎該做都做了,該努力都努力了,但是,青年失業率還是偏高,所以外界常會提出疑問,到底台灣青年有甚麼問題?

其實青年的問題還蠻多樣化,例如薪資低、學歷貶、求職不易、學非所用、買不起房子,甚至還要預防詐騙集團,詐騙集團利用高薪誘惑青年受騙上當,過去新聞報導,靠近泰國邊境的緬甸詐騙園區就是一個例子,謊稱提供高薪、高報酬,實際上卻是被抓去從事詐騙工作,如果業績不佳的話,下場就會非常悽慘!

因此,青年求職大不易,每年都在換老闆,以致青年失業率與整體失業率出現一段差距,反映出青年在就業市場面臨殘酷困境,青年是未來的社會棟樑,然而,早期青年多半是初入職場,一旦不能順利進入就業市場,後續將會影響成年時期的失業率!如果青年長期處於低度就業及失業狀態,誤入歧途或社會排除機會往往大增。

長期來說,社會人力資本及國家整體競爭力也將嚴重受到損失,因此,如何解決青年失業問題頓成了當務之急,但中央與地方已經推出各種促進就業措施,到底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助青年一臂之力?

說穿了,關鍵在於「客製化」就業,政府應提供「客製化」就業措施,這部分也是最難執行的一部分,舉例來說,假設青年想要一圓夢想,想要開一家「台灣小吃」,販售一、二種甚至更多台灣小吃,例如蚵仔麵線、肉圓、臭豆腐、蚵仔煎、鹽酥雞、炸雞排、油飯、滷肉飯、牛肉麵等。

然而,據了解,不論中央或地方,都沒有提供「台灣小吃」培訓課程,甚至久久才開一場課程,以致造成有志青年還要跑到很遠地方上課。因此,試問青年想要做什麼,政府真的幫得上嗎?但我們相信,總會有一天,「客製化」時代來臨,政府「客製化」幫青年就業,解決青年就業問題,最後青年失業率自然就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