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電動作業車 解決農業設施農機燃油廢氣問題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11/20

▲多功能電動作業車。(圖:花蓮場提供)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113年研發「多功能電動作業車」,取代現行的燃油式曳引機,主要用於農業設施內,同時也設計與其搭配的迴轉犁與萌前除草裝置,可快速完成整地及萌前除草作業。設施用農機電動化最大的好處是營造舒適且具備永續理念的農事環境,而且完全不會再吸到引擎廢氣。

花蓮場表示,該場以設施常用的小型曳引機為參考標的,開發「多功能電動作業車」,車長約2.8公尺、車寬約1.3公尺,離地高40公分,車型迷你,相當適合設施內操作。馬達採用11.2千瓦之直流馬達,產生的動力相近於20馬之柴油曳引機,同樣配備有PTO及三點連接,操作方式及使用模式與現行的曳引機相同。電池配置為300Ah,可於整地作業等馬達重負載狀況下連續操作2小時;除草及搬運等輕負載操作可達4小時以上。

該場也同步設計與「多功能電動作業車」搭配的迴轉犁及萌前除草裝置,經田間試驗結果顯示,其整地效率整地後品質皆與傳統曳引機相同,可快速完成設施內之整地。萌前除草作業則採用火焰除草裝置,於整地後及移植前各進行一次防除作業,經試驗結果顯示,移植後第25天雜草抑制率仍達85.36%,顯示可於短期葉菜類生長前期有效抑制雜草。另外考量設施內有搬運肥料、載運資材等需求,故於車輛後方設置一個小型升降平台,可用於搬運或載運設備等使用。

花蓮場指出,在淨零排放方面,「多功能電動作業車」取代目標為40馬以下的曳引機,以每公頃作業平均消耗約50公升之柴油計算,排放約132公斤之二氧化碳;而本機每公頃作業約耗43度電,換算僅排放22.6公斤之二氧化碳,其排放量只有燃油曳引機的17%。

花蓮場研成的多功能電動作業車,不僅是達成減碳排放的永續經營理念,更改善了設施內操作農機長久以來的燃油廢氣問題,讓農友有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然而農機電動化只是農機智慧化的一個進程,智慧農機仍然是未來的發展重點,期望未來持續以智慧及科技提升農業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