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子女饮食失序较高
【记者锺佩芳/台北报导】 2024/04/26

台大公共卫生学院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新住民青少年的饮食失序倾向高於一般青少年。台大健康行为与社区科学研究所陈端容教授表示,造成青少年饮食失序的途径是复杂且多元的,可能与跨国家庭的健康识能不同、社会认同需求强度不同,对同侪嘲弄的易感性不同以及急於融入「瘦=美;瘦=健康」主流文化的「文化涵化」压力等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二○二○全球肥胖年报指出台湾为东亚肥胖率最高的国家。台湾十九岁以上成人的过重/肥胖率达五○·七%;约三十%的国中生为过重与肥胖。过重与肥胖体位易引发频繁的节食或禁食与暴食循环、进食的内疚感、对身体形象过度关注与曲解,或是过度运动等异常饮食行为,简称为饮食失序(Disordered Eating)。

台湾自一九九四南向政策以来,国际移民快速增加,依教育部统计,一一一学年各级学校新住民子女学生数合计二十八·五万人,占全体学生总数之七%,国中生为四·二万人。父或母以来自中国最多(四时三·五%),其次为越南(三十五·七%)。

为厘清台湾新住民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在饮食失序行为的差异,陈端容教授团队在二○一九年三月至六月间,於新北市三所国中三十七个班级,收集共七二九名十三至十六岁国中生资料进行分析。在青少年及青年族群中发展成饮食失调症(Eating Disorder)的风险最高。台湾目前已知青少年饮食失序盛行率大约在十·四%至十七·一%,本研究样本在十一·七%,与欧美国家的十二%至十六%相差不大。

造成青少年饮食失序的途径是复杂且多元的。多数国际研究指出,过重肥胖体位造成同侪和家人的体重嘲弄或过度关切,伴随严重情绪困扰,增加饮食失序风险。一般家庭妈妈对孩子肥胖的健康风险可能有较高警觉(融入社会规范程度高),对孩子的过重/肥胖易形成严格的饮食限制及口头叮咛,从而造成青少年感觉体重嘲弄与情绪困扰,增加进入饮食失序的恶性循环。新住民妈妈对孩子的肥胖健康风险可能持较宽松态度(融入社会规范程度低)。

其次,青少年对体型的高度焦虑与曲解与饮食失序与情绪困扰也习习相关。欧美国家研究指出第二代移民家庭子女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困扰会增加饮食失序风险,但很少研究关注东亚国家(包括台湾)新住民子女的饮食失序问题。一般青少年多经社会比较得到认同,新住民子女可能因融入社会规范需求高,对同侪认同的易感性高,从而使同侪体重嘲弄增加情绪困扰,增加进入饮食失序恶性循环。

急於融入「瘦=美;瘦=健康」主流文化的「文化涵化」压力可能增加新住民子女对身体意象的过度修正(over correction)。新住民家庭处於社会经济相对弱势,文化适应问题是否使新住民子女承受身心健康问题未有定论。

无论是新住民或一般青少年,肥胖/过重会引起霸凌及歧视,持续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关注。需 解与发现饮食失序行为,有助於家庭及学校掌握青少年心理困扰外在化的严重性。